重要时间
-
会议时间:9月5-7日
投稿截止:8月20日(最后一轮)
会议首页
特邀报告文集.pdf
国家的基础科学、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新工艺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制约着国防和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发展和应用。基于工程应用需求为主线,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聚焦强激光研究与应用、第四代光源应用、航空与航天载荷研制与应用、大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研制与应用、光电对抗应用、空间通信等六个应用方向需求,开展材料与元器件的技术会议。汇聚了国内光电材料与元器件方向及主要国防和工业应用领域的优秀科研团队,共同探讨新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迈向工程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可能改进的技术措施。
国家的基础科学、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新工艺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制约着国防和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发展和应用。基于工程应用需求为主线,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聚焦强激光研究与应用、第四代光源应用、航空与航天载荷研制与应用、大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研制与应用、光电对抗应用、空间通信等六个应用方向需求,开展材料与元器件的技术会议。汇聚了国内光电材料与元器件方向及主要国防和工业应用领域的优秀科研团队,共同探讨新技术从实验室研究迈向工程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可能改进的技术措施。
大会主席:
庄松林 院士(上海理工大学)
祝世宁 院士(南京大学)
范国滨 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大会执行主席:
专题方向:
专题一: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
专题二:光电功能玻璃/陶瓷材料和器件
专题三:精密光学加工检测技术及装备
专题四:精密光学薄膜制备与表征技术
专题五:光栅制造技术及应用
专题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专题X:自由电子激光
范国滨 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大会执行主席:
邵建达(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金玉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岳晓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杨 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王占山(同济大学)
薛冬峰(山东大学)
苏良碧(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专题方向:
专题一: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
专题二:光电功能玻璃/陶瓷材料和器件
专题三:精密光学加工检测技术及装备
专题四:精密光学薄膜制备与表征技术
专题五:光栅制造技术及应用
专题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专题X:自由电子激光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束控制重点实验室
联办单位:
同济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激光与红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
分专题程序委员会:
专题一: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
支持单位:
联合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南京拓展科技有限公司
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博森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锐锋欧德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创谱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动智精密设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日扬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苏州华杨赛斯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筱晓(上海)光子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众星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斐墨尔(上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分专题程序委员会:
专题一: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
主席:
何京良(山东大学)
苏良碧(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张庆礼(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丁雨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6研究所)
贾志泰(山东大学)
齐红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邱基斯(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孙贵花(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王晓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王 燕(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赵 显(山东大学)
郑建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专题二:光电功能玻璃/陶瓷材料和器件主席:
胡丽丽(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章 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戴世勋(宁波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
李 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林文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刘 红(中国科学院成都光电研究所)
梅炳初(武汉理工大学)
邱建荣(浙江大学)
张 龙(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祖成奎(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
专题三:精密光学加工检测技术及装备
主席:
薛栋林(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马 平(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
魏朝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李 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 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高 尚(大连理工大学)
黄 虎(吉林大学)
黄 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孔令豹(复旦大学)
石 峰(国防科技大学)
吴永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
朱志伟(南京理工大学)
专题四:精密光学薄膜制备与表征技术
主席:
熊胜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程鑫彬(同济大学)
朱美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范 平(深圳大学)
刘定权(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刘华松(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沈伟东(浙江大学)
王笑夷(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王 利(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吴周令(合肥知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张荣君(复旦大学)
专题五:光栅制造技术及应用
主席:
邱克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朝明(苏州大学)
李朝明(苏州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崔 勇(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盛 斌(上海理工大学)
谭 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颜 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曾理江(清华大学)
周常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周常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周凯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专题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主席:
巨 新(北京科技大学)
陈 军(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杨中民(华南理工大学)
杨中民(华南理工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谷渝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江 天(国防科技大学)
孙 洵(山东大学)
张大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专题X:自由电子激光
主席:
刘 志(上海科技大学)
王 劼(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程序委员会(音序):
董晓浩(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黄秋实(同济大学)
刘 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秋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翁祖谦(上海科技大学)
张未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专家报告
大会报告:
祝世宁 院士(南京大学)-当量子信息遇上了微纳光学
李儒新 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高峰值功率激光装置中的主要光学器件挑战
赵振堂 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发展概况
陈占胜 所长(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我国卫星光学载荷发展现状及需求
王建立 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基于SiC主镜的地基大口径光学望远镜
专题报告:
专题一: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
专题二:光电功能玻璃/陶瓷材料和器件
专题三:精密光学加工检测技术及装备
专题四:精密光学薄膜制备与表征技术
专题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邀请报告(音序):
专题X:自由电子激光
祝世宁 院士(南京大学)-当量子信息遇上了微纳光学
李儒新 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超高峰值功率激光装置中的主要光学器件挑战
赵振堂 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发展概况
陈占胜 所长(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我国卫星光学载荷发展现状及需求
王建立 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基于SiC主镜的地基大口径光学望远镜
专题报告:
专题一: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
特邀报告(音序):
黄昌保(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长波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器件化研究
康 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大尺寸非线性红外激光晶体生长技术
刘兆军(山东大学)-翠绿宝石激光器研究进展与展望
欧 欣(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异质集成XOI材料与光电器件
齐红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尺寸DKDP晶体快速生长技术研究
齐红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尺寸DKDP晶体快速生长技术研究
王东周(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铌酸锂晶体:从原料制备到周期极化器件设计
王晓洋(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基于KBBF晶体的深紫外全固态激光
徐晓东(江苏师范大学)-可见激光晶体的研究进展
姚吉勇(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生长和激光变频性能研究
俞洪伟(天津理工大学)-类KBBF晶体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张中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氟化物单晶光纤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郑建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混合掺杂提升激光增益介质储能能力研究
郑丽和(云南大学)-常温复合激光材料在全固态皮秒激光器中的应用研究
专题二:光电功能玻璃/陶瓷材料和器件
特邀报告(音序):
戴世勋(宁波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硫系玻璃及其在红外热像仪应用发展
郭 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Yb:YAG激光陶瓷研究进展
敬 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倍半氧化物激光陶瓷的高透明化与性能研究
姜本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Transparent ceramics Spark Optics Advances --Lasers, Scintillations and Infrared Applications
何冬兵(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稀土掺杂特种光功能玻璃及器件应用
贾天卿(华东师范大学)-飞秒激光在玻璃表面诱导纳米周期结构与应用
李 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法拉第光隔离器用磁光陶瓷的研究进展
梅炳初(武汉理工大学)-稀土掺杂氟化物透明陶瓷制备及光谱性能调控
邱建荣(浙江大学)-微晶玻璃光纤的研究
谭德志(浙江大学)-超快激光在玻璃内部诱导微纳结构及应用
王 俊(江苏师范大学)-倍半氧化物透明陶瓷的制备及激光性能
王鹏飞(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ICF应用驱动下高损伤阈值紫外光学元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衍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特种玻璃制备与加工建材行业重点实验室)-特殊色散光学玻璃
向在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强激光系统用石英玻璃的研究
张海斌(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无序结构超材料自组装制备技术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专题三:精密光学加工检测技术及装备
特邀报告(音序):
范 斌(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柔性基底薄膜材料精密加工技术
郭 江(大连理工大学)-光学微细结构超精密抛光技术
冀 然(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微纳光学器件生产中纳米压印产业化应用
冀 然(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微纳光学器件生产中纳米压印产业化应用
孔令豹(复旦大学)-超精密光学自由曲面测量技术进展
李 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晶硅光学元件的超精密加工
彭云峰(厦门大学)-大口径光学非球面超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
彭云峰(厦门大学)-大口径光学非球面超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
石 峰(国防科技大学)-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Process of Large-aperture Single Crystal Silicon Cylindrical Mirror for High-power Laser
王 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工程研究所)-超光滑高效率协同磁流变抛光研究
魏朝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面向ICF应用的强激光光学元件制造技术
阳 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超精密金刚石车削成套装备研制
张飞虎(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晶体材料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张继友(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大口径超轻反射镜加工与检测技术
张鑫泉(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卷对卷制造的辊筒模具超精密加工技术
朱志伟(南京理工大学)-复杂曲面刀具伺服切削动力学误差特征及其在线补偿策略
专题四:精密光学薄膜制备与表征技术
特邀报告(音序):
杜桂强(山东大学)-离子束对光子晶体的光学特性的调控研究
段微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星载高光谱成像系统中的光学薄膜器件
何文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敏感膜系的制备与表征
胡超权(吉林大学)-基于硫系相变材料的智能光学薄膜
黄秋实(同济大学)高性能大尺寸极紫外与X射线纳米多层膜元件研制
焦宏飞(同济大学)-高能激光薄膜结构特性研究
焦宏飞(同济大学)-高能激光薄膜结构特性研究
邵宇川(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性能钙钛矿光伏器件研究
宋治平(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遥感系统的光学镀膜
孙树林(复旦大学)-超构表面实现电磁波近场和远场调控
王少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大面积全介质完美吸收膜
卫耀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强激光系统中高性能介质膜镀膜技术进展
徐念喜(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学超构表面物理性能极限探究
专题五:光栅制造技术及应用
特邀报告(音序):
特邀报告(音序):
曹海霞(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产ICP光谱仪器最新进展及对光栅需求
晋云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衍射光栅研究进展汇报
刘 全(苏州大学)-特种凸面/平面光栅研制进展
马 波(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高速单细胞拉曼光谱分析/分选对光栅等光学器件的应用需求
乔 文(苏州大学)-基于纳米光栅的3D显示研究
邱克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光栅团队全息离子束刻蚀光栅研制进展
谭 鑫(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基于高精度光栅的高光谱成像系统应用技术开发
魏 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EUV/SXR单级衍射光栅研制与应用研究
吴 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基于锥面衍射实现高效率双光栅光谱合成
许恒深(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光栅制造的相关应用
薛庆生(中国海洋大学)-光栅色散中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
薛 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高精度光栅的校准技术研究
杨庆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口径光栅在神光II-5PW飞秒激光装置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物理实验
叶国永(西安交通大学)-纳米光栅位移传感技术
张鸣、王磊杰(清华大学)-浸没式光刻机工件台超精密平面光栅位移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周常河(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从光栅到皮米光梳、皮米光刻机
左言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关于10PW装置展宽压缩时域优化与光栅的需求分析
专题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邀请报告(音序):
董国平(华南理工大学)-超快激光操控玻璃中量子点的形成与可逆发光
董云松(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高功率激光装置驱动的高亮度脉冲X光源特性研究
华剑飞(清华大学)-激光加速器驱动的先进辐射源
江 天(国防科技大学)-利用光谱分辨的超快显微探测技术研究光与低维材料的相互作用
梁 飞(山东大学)-氰尿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设计及制备
刘国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涡旋光场与物质相互作用:从超快诊断到作用机理
刘 宏(山东大学)-纳米结构光、电能量转换对干细胞命运调控及生物医学应用
刘建胜(上海师范大学)-强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若干前沿物理研究
彭长四(苏州大学)-强激光干涉诱导晶圆外延级无缺陷纳米结构阵列制备
蒲继雄(华侨大学)-调控激光光场:实现激光穿过散射介质聚焦与成像
亓东锋(宁波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纳秒、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瞬态形貌学分析及表面功能结构制备
石 磊(复旦大学)-动量空间成像光谱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汪圣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纳秒激光诱导KDP晶体表面损伤过程的等效微爆炸建模分析
王鹿霞(北京科技大学)-超快激光作用下分子团簇中的多激子动力学理论研究
王正平(山东大学)-双波长相干光的产生与调控
吴 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场调制的超快激光微纳加工及功能性器件制备
辛建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激光冲击加载下金属材料微喷颗粒与气体混合过程研究
徐明霞(山东大学)-基于中子衍射技术的DKDP晶体残余应力研究
杨建军(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飞秒激光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杨上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诱导等离子羽辉及烟雾对激光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的
影响及控制
张 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间接驱动高增益激光聚变快点火集成实验研究张 平(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温稠密物质的X射线汤姆逊散射谱理论研究
张仁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石墨烯插层材料中的光学非线性效应研究
张蓉竹(四川大学)-激光诱导材料损伤研究现状与展望
赵全忠(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由微入宏:超快激光微加工的机遇与挑战
专题X:自由电子激光
特邀报告(音序):
曹磊峰(深圳技术大学)-光波荡器自由电子激光:现状与前景
陈宜方(复旦大学)-三维灰度电子束光刻研制高分辨高效率圆形平板Kinoform透镜
董晓浩(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重频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学器件
刘 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面向先进光源的探测器技术发展
李 宾(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学诊断技术
李 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X射线光学与技术发展
刘正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X射线光栅及光学检测
盛 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面向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高帧频大阵列先进探测器系统
佟亚军(上海科技大学)-高重频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束线设计和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王洪昌(英国Diamond实验室)-基于散斑方法的X射线光学元件在线检测技术研究
王占山(同济大学)-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高性能光子传输调控反射元件研制
吴国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相干光源:现状和未来升级计划
杨 勇(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超光滑碳化硅复合X射线反射镜
议题方向
专题一: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是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基于此类材料制备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科研、信息、军事等众多领域。本专题重点介绍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最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新材料探索、高质量生长、性能表征与优化、先端光学技术、高效器件制备等。本专题从应用端和技术端来牵引,结合国防和工业应用,搭建产业链的大平台。旨在为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科技人员和产业应用的团队搭建无缝对接的平台,形成合力,促进激光和非线性光学自身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业国防信息化发展。
专题二:光电功能玻璃/陶瓷材料和器件
以玻璃和透明陶瓷为代表的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在光电对抗、空间通信、多光谱成像、 ICF 大科学装置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应用。本专题拟交流近年来光电功能玻璃和透明陶瓷材料与器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研究内容: 高功率激光玻璃及透明陶瓷、耐辐照玻璃及透明陶瓷、中远红外应用的玻璃及透明陶瓷、高损伤阈值玻璃及透明陶瓷等。深入探讨该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光电功能玻璃、陶瓷材料和器件的技术交流和发展。
专题三:精密光学加工检测技术及装备
本领域主要瞄准光学元件的精密加工检测技术以及相关新型装备制造技术。专题主要包括强激光、同步辐射光源、航空航天载荷、大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以及光电对抗等领域用光学元件精密加工与检测技术(含装备)的最新进展及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新材料加工、加工新技术、特种和极端光学制造技术、光学微纳加工技术、新型检测技术、新型加工及检测装备研制等。深入探讨上述领域中光学元件加工检测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本领域的深入沟通和联络,促进我国光学制造与检测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专题四:精密光学薄膜制备与表征技术
精密光学薄膜学科是以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为基础,以调控光波的反射、透射、偏振、位相或群延迟等特性为研究目标的学科,是光学、机械工程学、材料学、力学等多学科高度交叉的学科。精密光学薄膜技术已经成为光电成像与探测、激光成像与探测、大型激光科学装置和工程、光学医疗器械和光电显示等工业领域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本专题拟反映近年来在光学薄膜设计技术、薄膜沉积技术、光学薄膜材料、微纳光学技术以及薄膜应用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重要创新成果,包含但不限于:高功率激光薄膜、短脉冲激光薄膜、超低损耗激光薄膜、多谱段光学薄膜、光电功能薄膜、超硬光学薄膜、空间光学薄膜、光学显示薄膜、医疗/拉曼/荧光系统用复杂光学薄膜、色散薄膜元件的应用等。深入地探讨精密光学薄膜技术研究及产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和联系,促进我国精密光学薄膜技术的发展。
专题五:光栅制造技术及应用
光栅是一种重要的衍射光学元件,也是光栅光谱仪的中的核心元器件。光栅制造技术与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光栅制造技术发展与革新,以及光栅在多领域的应用概况,内容涉及光学、电磁学、材料、机械、控制、软件、真空等多学科交叉。本专题以反映各类光栅制造技术现状与最新进展,并展示光栅在多个领域的应用表现以及对光栅的新的需求。包含但不限于:光栅设计、光栅制造技术、光栅检测技术、光栅应用技术等。以应用及需求为导向,深入探讨光栅制造技术领域研究及产业化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及产业界的沟通与联系,促进我国高精密光栅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以光栅为核心元器件的相关仪器及设备在精密制造、航空航天、空间探测、高功率激光、天文观测、抗电磁干扰、激光对抗、新型显示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专题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激光已经广泛运用于物理学、化学、材料以及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并产生了重要的科学影响。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是关注激光与物质作用过程中物质的物理、化学、力学等特性的演化,以及作用后物质的特性变化。本专题重点关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激光对金属烧蚀研究进展,激光与光学材料损伤机理研究、激光与高温气体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激光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先进激光加载技术研究、激光在材料物性研究领域的应用等。本专题从激光的应用和技术发展出发,结合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牵引,形成合力,推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学科的发展,促进激光在国防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专题X:自由电子激光
自由电子激光,特别是深紫外、X射线波段,波长连续可调的超短脉冲,为科学研究等带来革命性的发展机遇。如何高效地对其传输、诊断与调控、更好地利用其特性,并富有成效地探测其与物质作用而进行前沿研究,特种光、电器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应用专题立足于自由电子激光光束传输、调控、诊断、探测等应用中特种光、电器件需求,而开展的研究与研发,主要包括相关超快相干光学理论,大型高精度光学元件制备、计量检测,光学器件在高热负载强脉冲条件下的运行,光学器件系统集成和稳定性的核心技术等几个方面。具体而言:1)超快相干光学技术理论基础:传输、调控、诊断、探测等;2)单脉冲/多脉冲/高重频脉冲下器件及材料损伤、破坏机理与实验;3)高热负载条件下器件及材料热沉积与热效应、热缓释与新型冷却方式;4)光学器件:超光滑反射器件、高效率衍射器件、高分辨折射器件,及其聚焦等功能器件等;5)诊断方法:能量、光谱、相干性等;6)探测器件:计数型、积分型等;7)超精密光学计量检测;8)器件在系统中稳定性及测量、反馈控制集成等。本应用专题结合目前国家正在建设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在此方面的需求,并面向世界范围此领域前沿原理性研究与器件及材料研发,一方面集中全国力量努力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广泛合作,实现相关器件国产化,另一方面探索相关新原理、新方法,从而研发新材料、新器件等,助力自由电子激光相关应用发展。
投稿指南
请作者登陆会议网站提交文章。投稿后两个星期内快速答复推荐结果。
若希望文章推荐到会议合作期刊发表,截止日期前提交文章全文到投稿系统。收到组委会发的录用通知后,请按通知要求将文章全文提交至各支持期刊网站,由期刊编辑部审核录用后正式发表。
若希望文章发表在SPIE文集(EI收录),截止日期前提交英文摘要即可。会后提交英文全文,会后半年左右全文可在EI数据库检索到。
若不发表文章,只希望做粘贴/口头交流,可在投稿系统上传报告摘要即可,题目后注明交流类型(粘贴/口头交流)。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MCA2020.html,最后一轮截止时间:2020年8月20日
SPIE全文链接:https://spie.org/submissions/submit/overview.aspx?EventId=2572268,截止时间:2020年9月30日
海报交流:海报尺寸,高90cm,宽80cm,格式不限,需彩色打印,作者自行准备。
口头交流:报告语言中文,时长10分钟(含提问),请作者提前准备好PPT文件。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MCA2020.html,最后一轮截止时间:2020年8月20日
SPIE全文链接:https://spie.org/submissions/submit/overview.aspx?EventId=2572268,截止时间:2020年9月30日
海报交流:海报尺寸,高90cm,宽80cm,格式不限,需彩色打印,作者自行准备。
口头交流:报告语言中文,时长10分钟(含提问),请作者提前准备好PPT文件。
论文出版
支持期刊:
Opto-Electronic Advances(SCI)、PhotoniX、Journal of Advanced Dielectrics(ESCI)、《红外与激光工程》(EI)、《光学精密工程》(EI)、《光子学报》(EI)、《量子电子学报》、《强激光与粒子束》
会议日程
会议注册
请登录: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MCA2020.html 在线注册报名。会议费2806元/人,8月20日前汇款优惠为2606元/人。
汇款信息: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汇款时作者请务必注明“姓名+稿件编号”,非作者请注明“材料+姓名”
汇款信息: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户 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账 号:0200296409200177730
企业赞助
同期活动
交通住宿
上海大华虹桥假日酒店,上海市闵行区七莘路3555号
住宿信息:
会议合作酒店(预定酒店时请给酒店经理打电话,提参加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会议代表):
上海大华虹桥假日酒店(上海市闵行区七莘路3555号):550元/间•天。
预定截止时间是9月1日,请务必尽早跟酒店联系人电话确认订房。订房电话:喻经理,13916973452
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及虹桥火车站4Km,10分钟车程
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45Km,50分钟车程
距离地铁9号线七宝站1Km
距离地铁10号线航中路站1Km
距离七宝老街2Km,5分钟车程
联系我们
大会秘书:
李静平,lijingping@siom.ac.cn
蔡方方, cai_ff@csoe.org.cn,022-58168541
组委会联系方式:
会议报名:
蔡方方,cai_ff@csoe.org.cn, 022-58168541
王海明,wanghaiming@csoe.org.cn,022-59013420
企业赞助:
吕子晨,lvzichen@csoe.org.cn,13810226340
蔡方方,cai_ff@csoe.org.cn, 022-58168541
王海明,wanghaiming@csoe.org.cn,022-59013420
企业赞助:
吕子晨,lvzichen@csoe.org.cn,13810226340
往届回顾
第一届强激光材料与元器件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13-15日在成都举办
第二届强激光材料与元器件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成都举办
第一届特种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应用研讨会,于2019年8月20-22日在大连举办
第二届强激光材料与元器件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12月1-2日在成都举办
第一届特种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应用研讨会,于2019年8月20-22日在大连举办
会员申请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