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ant Dates
-
Conference time: November 2022
Abstract Deadline: 31 July 2022 (Second Round)
Home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
重要通知: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成像与探测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红外专家工作委员会
西安工业大学
偏振光成像探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
大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
大会主席:
范滇元院士,深圳大学
陈良惠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陈良惠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褚君浩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祝世宁院士,南京大学
刘文清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Sponsors:
刘文清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Sponsors:
Chinese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CSO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Low-light-level Night Vision Laboratory
重要通知:
目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正在扩大队伍,招募新会员,诚挚邀请您加入!如有意加入学会,请点击链接:https://b2b.csoe.org.cn/form/Membership.html?id=liuyan,填写入会信息,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Committee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
承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成像与探测专家工作委员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红外专家工作委员会
西安工业大学
偏振光成像探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定标与表征技术重点实验室
联办单位: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
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光谱成像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空间光电精密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赋同量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江苏省光学学会
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
大会主席:
范滇元院士,深圳大学
陈良惠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褚君浩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祝世宁院士,南京大学
刘文清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大会共主席(音序):
陈钱副校长,南京理工大学
刘卫国党委书记,西安工业大学
曾桂林董事长、所长,北方夜视科技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物理研究所
郑小兵所长,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主席(音序):
丁瑞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高明院长,西安工业大学
金伟其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李孝峰院长,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野院长,长春理工大学
廖胜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卢进研究员,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石峰主任,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
吴南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王军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薛彬研究员,天津大学
尤立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
朱颖峰副总经理、副所长,北方夜视科技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昆明物理研究所
分专题组织机构:
专题一:红外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史衍丽,云南大学
叶振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王军,电子科技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陈楠,昆明物理研究所
徐应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杨再兴,山东大学
周易,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专题二:微光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石峰,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
吴南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周燕,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刘昌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秦旭磊,长春理工大学
田进寿,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徐江涛,天津大学
张益军,南京理工大学
专题三:激光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郑永超,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赵远,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东,浙江大学
薛彬,天津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狄鸽慧,西安理工大学
贺岩,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黄庚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毛庆州,武汉大学
梅亮,大连理工大学
夏海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赵一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704研究所
周鼎富,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专题四:单光子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尤立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张强,中国科技大学
刘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李语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王兴,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吴光,华东师范大学
徐飞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郑名扬,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
专题五:先进光学设计与制造技术
专题主席:
高明,西安工业大学
薛栋林,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王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李龙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彭云飞,厦门大学
王伟,复旦大学
王永刚,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杨继兴,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杨晓飞,苏州大学
专题六:空间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何志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孙志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程序委员会(音序):
陈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李劲松,安徽大学
饶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魏儒义,武汉大学
薛彬,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闫召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专题七:偏振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王峰,偏振光成像探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赵永强,西北工业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郭忠义,合肥工业大学
胡浩丰,天津大学
任立勇,陕西师范大学
邵晓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王霞,北京理工大学
张淳民,西安交通大学
产业论坛:第二届红外光电探测器产业发展论坛
产业论坛:第二届红外光电探测器产业发展论坛
论坛主席:
牛智川,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刘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吕衍秋,中航凯迈(上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牟宏山,无锡兴华衡辉科技有限公司
王鹏,睿创微纳公司
周文洪,高德红外高芯科技
庄涛,北京长峰科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Chinese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CSO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Low-light-level Night Vision Laboratory
Organizers: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Invited talk
TBC
Topic
1. Ultraviolet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紫外探测技术及应用
2. Visible light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可见光探测技术及应用
3. Infrared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红外探测技术及应用
4. Terahertz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太赫兹探测技术及应用
5. Low level light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微光探测技术及应用
6. Single photon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单光子探测技术及应用
7. High dynamic imag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高动态成像技术及应用
8. High-speed imag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高速成像技术及应用
9. 3D imag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三维成像技术及应用
10. Laser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激光探测技术及应用
11. Polariz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偏振探测技术及应用
12. Quantum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量子探测技术及应用
13. Multispectral/ highspectral/hyperspectral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多光谱/高光谱/超光谱探测技术及应用
14. Optoelectronic device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光电子器件技术及应用
15. Novel Microwave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新型微波探测技术及应用
16. Composite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复合探测技术及应用
17. Space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空间探测技术及应用
18. Advanced opt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先进光学设计与制造技术
19. Intelligent optoelectronic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智能光电探测技术及应用
20.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
21. Intelligent optical detecting-track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智能光电探测跟踪技术及应用
22. Others/其他
Submission
投稿须知: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NDTA2022.html
截稿时间:2022年7月31日(第二轮)
中英文稿件兼收,请作者登录网站提交稿件,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
审稿周期一般为2-3周左右。
录用通知按照投稿时间先后顺序陆续发送,以邮件形式发送至通信作者邮箱。
英文稿件:
英文稿件投稿时,需先在会议网站上先提交英文摘要(300-500单词左右),摘要审稿通过后,再去SPIE网站提交全文,SPIE全文提交网址稍后通知。
英文稿件通过审稿后,将被SPIE会议论文集(EI检索)收录。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NDTA2022.html
截稿时间:2022年7月31日(第二轮)
中英文稿件兼收,请作者登录网站提交稿件,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
审稿周期一般为2-3周左右。
录用通知按照投稿时间先后顺序陆续发送,以邮件形式发送至通信作者邮箱。
英文稿件:
英文稿件投稿时,需先在会议网站上先提交英文摘要(300-500单词左右),摘要审稿通过后,再去SPIE网站提交全文,SPIE全文提交网址稍后通知。
英文稿件通过审稿后,将被SPIE会议论文集(EI检索)收录。
中文稿件:
中文稿件投稿时,需在会议网站上直接提交稿件全文。
中文稿件通过审稿后,择优推荐至SCI、E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英文稿件摘要模板:
中文稿件投稿时,需在会议网站上直接提交稿件全文。
中文稿件通过审稿后,择优推荐至SCI、E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英文稿件摘要模板:
英文稿件全文模板:
TBC
中文稿件模板:
Submission link: 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NDTA2022.html
Submission Deadline: 31 July 2022 (Second Round)
SPIE Website:
SPIE Manuscript submission link: TBC
SPIE Manuscript Deadline: TBC
Publication
会议论文集:
SPIE会议论文集(EI)
支持期刊:
Conference Proceedings:
SPIE Proceeding (EI)
SPIE会议论文集(EI)
支持期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SCI)
《红外与激光工程》(EI)
《光学精密工程》(EI)
《光子学报》(EI)
《兵工学报》(EI)
《中国光学》(EI)
《航空学报》(EI)
《遥感学报》(EI)
《信息与控制》(中文核心)
《电光与控制》(中文核心)
《应用光学》(中文核心)
《红外技术》(中文核心)
《探测与控制学报》(中文核心)
《强激光与粒子束》(中文核心)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中文核心)
《无线电工程》(中文核心)
《量子电子学报》(中文核心)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CSCD核心)
《现代防御技术》(中文核心)
《光学与光电技术》(科技核心)
《红外》
《深空探测学报》
Conference Proceedings:
SPIE Proceeding (EI)
Supported Journals: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SCI, EI)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Ei)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Ei)
Chinese Optics (Ei)
Acta Armamentarii (EI)
ACTA PHOTonICA SINICA (EI)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EI)
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Journal of Terahertz Science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nfrared Technology
Modern Defense Technology
Optics &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RADIO ENGINEERING
Program
Registration
会议注册:
无论有无投稿,均欢迎注册参会!
参会者请务必到以下网址进行会议注册:
网址: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NDTA2022.html (稍后开通)会议费:
2808元/人,2022年9月10日前汇款优惠为2608元/人。
会议费包括:
1、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张贴报告和展区入场;
2、午餐、晚餐、会议期间茶歇;
3、会议手册、会议文集光盘、资料袋。
请注意:
1. 会议费不含论文出版费,中文稿件出版费由期刊收取,英文稿件出版费由SPIE协会收取。
2. 会议费不含住宿费,住宿费由酒店收取。
付款方式:
1. 银行汇款:
学会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户 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2.在线支付:
会议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在线完成支付。
请注意:
1. 汇款时请务必在附言中备注“NDTA+姓名”,以便核对。(NDTA为会议名称缩写)
2. 会议将提供正规会议费发票(优选电子发票,发票定向发送至注册人电子邮箱)。
3. 建议开具普通发票,不建议开具专用发票,专用发票开票周期较长。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Participants must register for the conference at the following website:
Website: 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NDTA2022.html (To be opend)
Registration fee:
2808 RMB (After 10 Sep. 2021)
2608 RMB (Before 10 Sep. 2021)
Conference registration fees include tickets for plenary talks , invited talks and exhibition, lunch, dinners, coffee breaks, conference manual, conference disk, etc., excluding paper layout fees and accommodation fees.
Payment:
1. Remittance transfer:
Bank of account: ICBC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ranch
Account Name: Chinese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Account number: 0200296409200177730
2. online payment:
After registration, you can jump to the online payment page and select "Alipay" to complete the payment online.
When remittance, the author must indicate "NDTA + Name" for verification.
The meeting will provide a formal meeting fee invoice.
Sponsorship
Download
会议通知
会议邀请函
会议口头报告邀请函
Poster模板
会议邀请函
会议口头报告邀请函
Poster模板
Activities
同期活动:
1. 光电产品展会
(展位正在征集中,额满为止,欢迎参展!参展事宜请与组委会联系)
(展位正在征集中,额满为止,欢迎参展!参展事宜请与组委会联系)
2. 第二届红外光电探测器产业发展论坛
3. 优秀论文评选
Hotel&Travel
会议酒店:
合肥新站利港喜来登酒店
地址:合肥市瑶海区铜陵北路1666号。
地址:合肥市瑶海区铜陵北路1666号。
酒店房间预订:住宿会议协议价为350元/天/间,预订稍后开通。
会议酒店路线:
1.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距离48km,机场巴士1号线 → 汽车客运总站 → 轨道交通3号线 → 竹丝滩站 → 步行1.7km,全程约2小时10分钟。
1.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距离48km,机场巴士1号线 → 汽车客运总站 → 轨道交通3号线 → 竹丝滩站 → 步行1.7km,全程约2小时10分钟。
2. 合肥火车站:距离4km,轨道交通3号线 → 竹丝滩站→ 步行1.7km,全程约35分钟。
3. 合肥南站:距离14km,轨道交通1号线 → 合肥火车站→ 轨道交通3号线 → 竹丝滩站→ 步行1.7km,全程约1小时。


Contact us
秘书处: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022-58168510
Email: liuyan@csoe.org.cn
Review
Membership
欢迎加入学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招募新会员,诚邀您加入!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相关文件:
学会章程: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