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ant Dates
-
会议时间:2025年12月5-7日
摘要截稿日期: 2025年9月10日(第二轮)
Home
由于会议场馆的原因,会议将调整至2025年12月5-7日在太原举行。
光电探测技术是现代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其他关键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激光技术、光波导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光电探测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近年来,光电探测技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光电探测技术是现代信息获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光电探测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其他关键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激光技术、光波导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光电探测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近年来,光电探测技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组委会将于2025年12月5-7日在太原市举办“第十一届新型光电探测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深入研讨近年来涌现出的各种新型探测技术,包括微光探测、偏振探测、量子探测、单光子探测技术等,以促进国际和国内新型光电探测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大会征文已开通,诚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等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学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正在扩展新会员,诚邀您加入!会员参与学会活动可以享受优惠!
Committee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成像与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北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
电磁空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红外探测器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山西国科半导体光电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委夜视技术专业组
联办单位(更新中):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研究所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
红外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
先进激光技术安徽省实验室
安徽省先进光电探测与末端自主防御技术重点实验室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大会主席:
褚君浩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李劲东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大会共主席(音序):
陈 钱,中北大学
陈建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胡以华,国防科技大学
姬荣斌,昆明物理研究所
赵慧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大会执行主席:
牛智川,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陈 平,中北大学
程序委员会主席(音序):
吕衍秋,中航凯迈(上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刘 吉,中北大学
关 松,电磁空间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石 峰,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史衍丽,云南大学
宋海智,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王 峰,安徽省先进光电探测与末端自主防御技术重点实验室
王 军,电子科技大学
吴南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薛栋林,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杨 星,国防科技大学
尤立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于永吉,长春理工大学
周 顺,西安工业大学
周 燕,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左 超,南京理工大学
Sponsor:
Chinese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CSOE)
Organizers:
Imaging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 CSO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Beihang University
Beihang University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oke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Institu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Low-light-level Night Vision Laboratory
Avi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Infrared Detector
Night Vis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Group of NORINCO Grou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Chairs:
CHU Junhao,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of the CAS
LI Jindong, China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Co-chairs:
Co-chairs:
CHEN Qian,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CHEN Jianxin, Th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 of the CAS
HU Yihu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JI Rongbin, Kunming Institute of Physics
ZHAO Huijie, Beihang University
Excecutive Chairs:
NIU Zhichuan, Institute of Semiconductors, CAS
Chen Ping,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Invited talk
专题论坛:
专题1:微光成像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石 峰,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
周 燕,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徐江涛,天津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常玉春,大连理工大学
郭 骞,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刘昌举,中国电科芯片技术研究院
田进寿,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王晨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徐 扬,浙江大学
张益军,南京理工大学
特邀报告:
黄峰,福州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keynote)
田进寿,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keynote)
常玉春,大连理工大学
李力,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常玉春,大连理工大学
李力,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刘昌举,中国电科44研究所
刘力源,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杨超博,哈尔滨工业大学
朱礼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专题2:红外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史衍丽,云南大学
王 军,电子科技大学
叶振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陈佰乐,上海科技大学
李雄军,昆明物理研究所
吴东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
程正喜,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keynote)
史衍丽,云南大学(keynote)
王军,电子科技大学
王欣,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郑丽霞,东南大学
周文洪,高德红外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专题3:激光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朱精果,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毛庆洲,武汉大学
共主席:
张景豪,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专题4:单光子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刘 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赵清源,南京大学
李 浩,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黄 坤,华东师范大学
秦成兵,山西大学
肖 游,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特邀报告(音序):
特邀报告(音序):
胡小龙,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分形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及其应用
马英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秦成兵,山西大学——超聚束光源制备及其应用探索
王兴,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吴光,华东师范大学
赵清源,南京大学——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研制及产业化
专题5:偏振成像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王 峰,偏振光成像探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专题6:先进光学设计与制造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薛栋林,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王 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共主席:
李龙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专题7:光电探测技术在空间遥感中的应用
专题主席:
何志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孙志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专题8:光电探测技术在海洋探测中的应用
专题主席:
田兆硕,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梁 琨,华中科技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孙文波,东海实验室
郭金家,中国海洋大学
史久林,南昌航空大学
上官明佳,厦门大学
特邀报告:
特邀报告:
孙文波,东海实验室——海洋探测激光雷达(keynote)
史久林,南昌航空大学——布里渊散射水体特征参数测量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keynote)
郭金家,中国海洋大学——深海探测技术
过杰,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水参数探测
李同,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多模多通道激光水下立体探测技术
刘群,浙江大学——星载海洋激光雷达模拟器及其应用研究
上官明佳,厦门大学——单光子技术在海洋激光雷达的应用研究
袁大鹏,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激光雷达水体光学剖面的仿真、反演及生态应用研究
专题9:光电探测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的应用
专题主席:
赵永强,西北工业大学
张高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专题10:光电探测技术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
专题主席:
刘继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卜令兵,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专题11:光电探测与航空航天
专题主席
毛宏霞,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李思远,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付 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贾国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娇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苏 云,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特邀报告(音序):
专题12:光电探测与人工智能
付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红外多光谱集成探测技术研究
黄贤伟,湖南大学——强背景干扰下的量子滤光主动激光雷达技术研究
贾国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光谱遥感数据影响因素分析与校正
孔祥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总体部——空间超大口径光学遥感系统发展与应用
李娇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谱重建技术概念、进展及应用
李思远,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星载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应用
李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星载偏振立体成像技术及应用
梁琨,华中科技大学——超窄带光学滤波器及激光遥感应用
唐义,北京理工大学——星载紫外空间目标探测技术
张学敏,武汉大学
钟昶,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星载高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专题主席:
左 超,南京理工大学
陈 平,中北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秦翰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陈 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朱尤攀,夜视集团第二研究所
王博文,南京理工大学
特邀报告(音序):
陈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李传亮,太原科技大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煤炭分类方法研究
秦翰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孙雪琴,中北大学 面向固体火箭发动机燃面退移过程的超稀疏视角CT成像
王博文,南京理工大学——基于时空编码调控的超分辨成像探测技术
王绪泉,同济大学——边缘AI加速的单片红外计算成像实时探测
赵琦乐,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编码X射线断层成像技术
朱尤攀,夜视集团第二研究所
链长制会议:红外光电探测器产业发展交流对接会
专题主席:
牛智川,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共主席:
巫 江,电子科技大学
周文洪,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链长制会议:单光子探测器产业发展沙龙
专题主席:
崔大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
孙剑锋,哈尔滨工业大学
唐世彪,国盾量子
徐飞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 俊,昆明物理研究所
报告名单(音序):
葛鹏,中电科第三十八研究所——负反馈单光子探测器研发与应用
黎正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光子成像雷达技术研究
申屠国梁,山东国耀量子——单光子雷达研制及产业化进展
孙剑锋,哈尔滨工业大学——单光子激光成像雷达技术进展
唐世彪,国盾量子——单光子探测器在量子信息技术中的产业应用
杨雷,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单光子激光通信前沿
赵俊,昆明物理研究所——线性原位增益光电探测器产业发展探讨
Topics
Topics:
1. Ultraviolet detection technologies/紫外探测技术
2. Visible light detection technologies/可见光探测技术
3. Low level light detection technologies/微光探测技术
4. Infrared detection technologies/红外探测技术
5. Terahertz detection technologies/太赫兹探测技术
6. Laser detection technologies/激光探测技术
7. Single photon detection technologies/单光子探测技术
8. Polariz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ies/偏振探测技术
9. Quantum detection technologies/量子探测技术
10. Optoelectronic detection sensing components/光电探测传感组件
11. Advanced opt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先进光学设计与制造
12. Multispectral/ highspectral/hyperspectral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多光谱/高光谱/超光谱探测技术及应用
13. High dynamic imag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高动态成像技术及应用
14. High-speed imag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高速成像技术及应用
15. 3D imag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三维成像技术及应用
16. Composite detection and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ies/复合探测及信息融合技术
17. Opto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technologies/光电对抗技术
18. Collaborative detection technologies/协同探测技术
19. Intelligent photoelectric perception technologies/智能光电感知技术
20. Space detection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空间探测与遥感技术及应用
21. Marine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海洋探测技术及应用
22.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智能安防技术与应用
23. Industrial automation applications/工业自动化应用
24. Atmospheric monitoring applications/大气监测应用
25. Optoelectronic detection and aerospace/光电探测与航空航天
26. Optoelectronic detection and AI/光电探测与人工智能
27. Others/其他
27. Others/其他
Submission
稿件摘要投稿说明:
投稿要求:
中英文稿件兼收,请作者登录网站提交稿件,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
审稿周期一般为2-3周左右。
录用通知按照投稿时间先后顺序陆续发送,以邮件形式发送至通信作者邮箱。
英文稿件:
英文稿件投稿时,需先在会议网站上先提交英文摘要(300-500单词左右),收到录用通知后,再去SPIE网站提交全文。
英文稿件通过审稿后,将被SPIE会议论文集(EI检索)收录。
中文稿件:
中文稿件投稿时,需在会议网站上直接提交稿件全文。
中文稿件通过审稿后,择优推荐至SCI、E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英文稿件摘要模板:
中文稿件模板:
会议论文保密审查证明:
SPIE会议论文集全文投稿链接:TBC
Abstract Submission:
Abstract Submission link: 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NDTA2025.html
Abstract Submission:
Please submit a 500-600 words abstract in English for technical review purposes that is suitable for publication. If accepted, the contact author will receive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by email. Before you submit the abstract and the manuscript, please review the detail information at the conference website.
Manuscript Submission:
Manuscript Submission link: TBC
Manuscript Deadline: TBC
Publication
Supported Journals:
PhotonicX (SCI)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SCI, EI)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Ei)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Ei)
Chinese Optics (Ei)
Acta Armamentarii (Ei)
ACTA PHOTonICA SINICA (Ei)
Journal of Terahertz Science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Optics &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FLIGHT CONTROL & DETECTION
SPIE Proceedings (Ei)
etc.
Program
会议日程:
12月5日下午,会议注册、青年论坛、链长制会议等 12月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
12月6日下午至7日全天,分会场报告、海报交流、链长制会议等
Registration
会议注册链接:
会议费:普通代表(2025年9月20日后汇款):3208元/人
普通代表(2025年9月20日前汇款):3008元/人
学生代表(2025年9月20日后汇款):2008元/人(需全日制在读学生且携带学生证参会)
学生代表(2025年9月20日前汇款):1808元/人(需全日制在读学生且携带学生证参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员:2808元/人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学生会员:1808元/人
银行汇款时请务必注明“NDTA+姓名”,以便核对。
Registration link:
Registration fee:
Regular Registration after 20 September 2025: 3208 RMB
Regular Registration before 20 September 2025: 3008 RMB
Student Registration after 20 September 2025: 2008 RMB
Student Registration before 20 September 2025: 1808 RMB
Regular Registration for CSOE Member: 2808 RMB (Need CSOE Member No.)
Student Registration for CSOE Member: 1808 RMB (Need CSOE Member No.)
欢迎加入学会!
会议费包括:
1、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张贴报告和展区入场
2、午餐、晚餐、会议期间茶歇
3、会议手册、会议文集(电子版)、资料袋。
会议费说明:
1. 会议费不含论文出版费,中文稿件出版费由期刊收取,英文稿件出版费由SPIE协会收取(学会代收)。
2. 会议费不含住宿费,住宿费由酒店收取。
3. 汇款时请务必在附言中备注“NDTA+姓名”,以便核对(NDTA为会议名称缩写)。
付款方式:
1. 银行汇款:
学会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户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2. 在线支付:
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在线完成支付。
发票说明:
1. 会议将提供正规会议费电子发票,会前一周左右统一开具,电子发票发送至注册人电子邮箱。
2. 发票申请:
会前汇款:请先进行会议注册,然后在注册系统中自行申请开票。如银行汇款,需要上传汇款凭证后,才能申请开票。
现场缴费:在会议现场开具发票。
3. 发票修改:
请务必提前与单位财务确认好开票信息,开票一经开具,除票面内容有误外,一律不予重开。
发票修改方式:请在注册系统中申请重开发票,只能重开一次。
投稿作者参会说明:
1. 每篇论文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注册参会,否则论文不予发表。
2. 参会作者需要做口头报告或张贴海报交流(投稿时可以选择交流形式)。
3. 口头报告时间长度为5分钟左右,包括提问,中文或英文交流均可,请作者准备好报告PPT文件,会前使用U盘将PPT拷贝到会场电脑中。
4. 张贴海报作者请按照海报模板,自行打印海报并带到会场,海报尺寸为:80cm*80cm,需打印成彩色。海报需包括稿件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和单位,论文内容需包括引言,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数据和结果,可以配图。海报模板请参见会议官网的Download页面。
Sponsorship
会议同期举办光电技术与产品展会、光电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欢迎相关企业参会参展!
展位正在征集中,额满为止,报名从速!
联系电话:
022-58168510
Various kinds of sponsor opportunities for compact exhibition and the conference are open now.
Please contact us for more information.
Contact us:
Tel: 022-58168510
Download
海报要求:
张贴海报作者请按照海报模板,自行打印海报并带到会场,海报尺寸为:80cm*80cm,需打印成彩色。海报需包括稿件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和单位,论文内容需包括引言,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数据和结果,可以配图。
张贴海报作者请按照海报模板,自行打印海报并带到会场,海报尺寸为:80cm*80cm,需打印成彩色。海报需包括稿件编号、论文题目、作者和单位,论文内容需包括引言,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数据和结果,可以配图。
Activities
同期活动:
1、光电科技成果与产品展
2、专家讲堂
3、青年论坛
4、链长制会议:红外光电探测器产业发展交流对接会
7、期刊读者见面会等
1、光电科技成果与产品展
2、专家讲堂
3、青年论坛
4、链长制会议:红外光电探测器产业发展交流对接会
5、链长制会议:单光子探测器产业发展沙龙
6、人才招聘7、期刊读者见面会等
Activities:
1. Industry Developing Senimar
2. Opto-electronic Exhibition
3. Short Courses
4. Workshops
etc
Hotel & Travel
会议酒店:
太原并州饭店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迎泽大街118号(五一广场旁)
电话:(0351)2119888,(0351)8821188
Hotel:
Taiyuan Bingzhou Hotel
No. 118 Yingze Avenue, Taiyuan, Shanxi, China
TEL:86-0351-2119888,86-0351-8821188
酒店预订:
稍后开通
交通信息:
酒店距武宿国际机场14.94公里
酒店距太原站1.54公里
酒店距大南门地铁站1.22公里
从机场到酒店:
机场距酒店约20公里,打车50元左右
机场大巴:
机场乘车位置:T2航站楼一层到达厅机场巴士站;
五一广场(三晋国际饭店)乘车位置:
6:00-9:00时间段乘车位置在五一广场三晋国际饭店正门东侧。
9:30-21:00时间段乘车位置在迎泽南街三晋国际饭店后门。
运营时间:
武宿机场发车时间:7:40-第二日凌晨2:00,每30分钟一班,21:00以后根据航班情况发车,客满随时发车。
五一广场(三晋国际饭店)发车时间:6:00、7:00、8:00、9:00每小时发车一班,9:30-21:00约30分钟发车一班。
单程运行时间:25分钟。
乘车票价:10元。
武宿机场7:40首班车五一广场6:00、7:00、8:00、9:00班次途经线路
武宿机场8:00之后班次途经线路:
五一广场9:30-21:00时间段班次途经线路:
备注:
1、因五一广场地铁一号线施工,机场巴士1号线每日6:00、7:00、8:00、9:00四班车发车位置在迎泽大街三晋国际饭店东侧原站位乘车,9:30-21:00的班次,改为迎泽南街三晋国际饭店后门希岸酒店发车。
2、武宿机场每日7:40首班车,线路途经机场快速路、太榆路、南中环街、坞城路、并州南路、并州北路、双塔西街、青年路、迎泽大街至终点站迎泽大街三晋国际饭店正门东侧站位。
3、武宿机场每日发车其余班次,线路途经机场快速路、太榆路、南中环街、坞城路、并州南路、并州北路、桥东街、东岗巷至终点站迎泽南街三晋国际饭店后门希岸酒店门前站位。4、去程(武宿机场-五一广场)方向,太原南站仅允许下客,不允许上客。
5、回程(五一广场-武宿机场)方向,每日早6:00、7:00、8:00五一广场发车班次,太原南站不停靠。
从太原站到酒店:
太原站距酒店约3公里,打车约9元
可乘坐K870/901/11路在 火车站 上车,广场站 下车,步行180米及到并州饭店
从太原南站到酒店:
太原南站距酒店约13公里,打车约26元
步行490米到太原南站西广场上 机场直通车,在 五一广场站下车,步行150米到并州饭店
Contact us
Organizing Committee:
Secretary: Ms. Liu
Tel: 86-022-58168510
Email: liuyan@csoe.org.cn
Secretary: Ms. Liu
Tel: 86-022-58168510
Email: liuyan@csoe.org.cn
Review
Membership
欢迎加入学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正在扩展新会员,诚邀您加入!会员参与学会活动可以享受优惠!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也可以扫码注册会员:

也可以扫码注册会员: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