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时间
-
征文截稿时间:
2023年6月20日
会议首页
大会主题:聚焦海洋信息技术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时间:2023年7月11-13日
地点:桂林(桂林大公馆)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海洋领域科学研究对于抢占未来空间和海洋科技发展制高点、维护和保障国家权益、拓展国家发展空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加快海洋信息技术发展,推进海洋信息装备研制,支撑海洋信息网络工程建设与应用,将于2023年7月11-13日在桂林召开第二届海洋信息网络大会。
海洋信息网络大会组委会将邀请海洋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海洋信息装备研发与制造,海洋信息工程勘察、设计与实施以及相关系统运营与维护等领域的单位和专家进行技术交流。会议将主要围绕对海通信、海洋探测、海洋观测、水下导航、海洋遥感及传感、海洋装备与工程以及海洋人工智能等海洋信息工程相关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海洋信息领域的相关政策、技术成果、产品及工程解决方案,交流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和新技术,以期推动海洋信息工程行业的协同发展。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海洋信息网络专家委员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广西光网络与光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支持单位:
联办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
支持单位:
武汉六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兵器工业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海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睿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长城海盾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通光海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西北工业大学海洋研究院
深圳市晧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张仁和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姚建铨院士(天津大学)
潘德炉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朱中梁院士(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
姜会林院士(长春理工大学)
邱志明院士(海军研究院)
余少华院士(鹏城实验室)
陆 军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蒋兴伟院士(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大会主席:
尹 浩院士(军事科学院)
何 友院士(海军航空大学)
大会执行主席:
大会执行主席:
王红星(海军航空大学)
王俊华(军事科学院)
李朝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李朝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
主席:
罗青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纪越峰(北京邮电大学)
周学军(海军工程大学)
周国清,桂林理工大学
周国清,桂林理工大学
樊亚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委员(按姓氏拼音音序排列):
贲可荣(海军工程大学)
毕卫红(燕山大学)
常卫国(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
陈标(海军潜艇学院)
陈宗恒(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董向华(北京海洋信息通信研究所)
高军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
葛辉良(中船重工集团第715研究所)
郭永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何如龙(海军工程大学)
黄豪彩(浙江大学)
黄治同(北京邮电大学)
姜胜明(上海海事大学)
李申堂(中电科技集团公司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
李忠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梁晓东(广西光网络与光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刘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
刘志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吕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孟洲(国防科技大学)
莫宏伟(哈尔滨工程大学)
牛海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乔钢(哈尔滨工程大学)
秦洪德(哈尔滨工程大学)
邵理阳(南方科技大学)
沈世奎(中国联通)
舒畅(海军工程大学)
孙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王光全(中国联通)
王瑛剑(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王增(军事科学院)
吴国俊(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吴晟(哈尔滨工程大学)
吴文伟(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许江宁(海军工程大学)
杨功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杨坤德(西北工业大学)
杨苏辉(北京理工大学)
姚会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张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治国(北京邮电大学)
赵毓斌(中山大学)
朱小谦(国防科技大学)
陶智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海洋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王俊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专家报告
大会报告稍后更新;
会议分专题
专题一、海底光缆通信
专题主席:
高军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常卫国(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舒畅(海军工程大学)、梁晓东(广西光网络与光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王增(军事科学院)
邀请报告人(音序,更新中):
陈江峰,中国海底电缆建设有限公司----海光缆故障维修后区域的安全性提升措施探讨
陈晓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海底光缆建设标准提升研究
李建苹,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SDM海缆系统发展对高压馈电能力的要求与解决方案
李经章,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海缆技术发展对网络建设运营的影响研究
王增福,西北工业大学----长距离海缆多目标高精度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许人东,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新一代基于SDM的有中继跨洋海底光缆关键技术与研制
张世桂,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海底光缆传输技术发展
专题二、对海通信技术及应用(无线通信、对潜通信等)
专题主席:
王光全(中国联通)、姜胜明(上海海事大学)、何如龙(海军工程大学)、黄治同(北京邮电大学)、赵毓斌(中山大学)、王俊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邀请报告人(音序,更新中):
艾 勇,武汉大学/武汉六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运动ROV间水下Lifi实时视频通信实验
窦高奇,海军工程大学----小型化低频发射天线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冯 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海洋光传送网络低功耗关键技术研究
李燕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水下蓝绿光成像MIMO通信技术研究进展
林 彬,大连海事大学----面向智能无人船艇的海上通信与网络关键技术
刘 勇,中国船舶第七二二研究所----水下通信与水下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研究
刘 锋,上海海事大学----水下应急通信概况
刘功亮,哈尔滨工业大学----空天辅助的海洋信息传输方法探讨
刘金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跨域激光通信技术及应用
徐 敬,浙江大学----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
殷洪玺,大连理工大学----水下传感器网络布署与多业务数据采集节点技术研究
周 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基于系留气球系统长波天线关键技术研究
专题三、海洋探测技术及应用(声学探测及定位、水声通信、水下探测、预警等)
专题主席:
朱小谦(国防科技大学)、陈宗恒(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葛辉良(中船重工集团第715研究所)、乔钢(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坤德(西北工业大学)、刘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邀请报告人(音序,更新中):
陈建冬,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Sensitivity calculation and measurement for fiber optic interferometric accelerometers
郝小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光纤水听器应用于拖缆地震勘探的探索
胡正良,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光纤水声探测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黄逸凡,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柯晴青,中山大学----面向海洋探测应用的光声换能器设计与制造
李胜全,鹏城实验室----水声轨道角动量通信探测技术与开源开放科研平台
刘凇佐,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通信技术研究及声学释放器应用
马丽娜,国防科技大学----光纤光栅水听器研究与应用进展
陶智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内禀模式重构的水下船舶噪声分类识别研究进展
童 峰,厦门大学----异构无人潜水器水声通信技术:挑战与实践
万 芃,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水下目标探观取技术方法
薛 彬, 天津大学----可虚拟扩展探测孔径的邻域声场激光传感技术
杨燕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水中声源定位的几个例子
易 宏,上海交通大学----海底探测系统研究
张贞凯,江苏科技大学----水下传感器网络的跟踪能效优化研究
专题四、海洋观测技术及应用(海洋科学观测、监控与环境保护、智慧海洋等)
专题主席:
郭永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吕枫(同济大学)、吴国俊(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姚会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张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邵理阳(南方科技大学)
邀请报告人(音序,更新中):
陈 洁,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水下重磁探测系统之探海谛听的海试结果
董一飞,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环境监测及影响评价
高冠军,北京邮电大学----面向海底观测的高速水下蓝绿激光通信技术研究
郭永刚,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深水海底观测组网技术研究进展
何志兴,湖南大学/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海底光缆通信应用的高可靠直流变换技术探讨
李 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底观测有缆技术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吕 枫,同济大学----海底广域观测网系统结构与关键技术
彭 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MEC下计算与通信一体化管控技术研究
秦晓勇,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SMART Cable技术发展
邵理阳,南方科技大学----基于DAS技术的海洋智能感知系统及工程应用
沈世奎,中国联通研究院----海底科学观测技术及ITU国际标准最新进展
王 元,中科院地质所----海底地震观测与海洋多学科交叉应用研究进展
吴国俊,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水下目标光学探测技术
武岩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面向海底观测网的水声通信组网技术
薛庆生,中国海洋大学----水下目标高光谱成像探测技术
叶 青,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新一代分布式光纤海洋地震波监测技术
专题五、水下导航技术及应用(水下导航、海洋授时等)
专题主席:
许江宁(海军工程大学)、李忠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杨功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邀请报告人(音序,更新中):
陈杰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基于原子传感器的跨介质水下通导探一体化系统
段慧玲,北京大学----水下流固耦合界面力学与智能仿生结构研究
高 伟,哈尔滨工业大学----航海用半球谐振陀螺混合去噪方法研究
胡慧珠,浙江大学----面向水下导通探的悬浮光力技术
李 哲,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近海机固通信导航基础一体网络应用研究
李厚朴,海军工程大学----海洋重力场水下导航与探测
刘 涛,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高精度光纤时间频率传递技术
柳林涛,中国科学院精密重力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重力辅助导航系统的水面等效试验
罗 晖,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及其在水下导航中的应用
万晓霞,武汉大学----航运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杨 飞,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蓝绿激光高精度水下频率传递
杨 晔,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海战场水下导航时频保障环境体系的初步构想
杨国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海洋电磁信息的导航定位技术
杨宏雷,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空间激光时频传递及水下试验初探
张 涛,东南大学----惯性/超短基线组合导航定位技术
专题六、海洋遥感和传感技术及应用(海洋遥感与监测、水下光学应用、光纤传感技术等)
专题主席:
毕卫红(燕山大学)、陈标(海军潜艇学院)、孟洲(国防科技大学)、刘志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杨苏辉(北京理工大学)
邀请报告人(音序,更新中):
陈 伟,国防科技大学----海洋中尺度现象对声探测的影响
傅雨田,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静止轨道高灵敏度海洋水色观测的关键技术
管 磊,中国海洋大学----卫星海表温度研究
贺 岩,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海洋激光主动遥感技术和应用进展
曲宏松,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基于海面暗弱尾迹的高灵敏度可见光遥感探测载荷技术
宋章启,南方科技大学----Sagnac光纤水听器阵列技术研究
孙伟民,哈尔滨工程大学----深海可选配主动光源光谱成像系统设计
王跃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航空光电遥感海洋应用最新进展
吴立民,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新型天基广域海洋观测光学遥感技术
吴松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激光雷达上层海洋与海上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研究问题
许素芹,海军潜艇学院----海洋中尺度现象特征信息遥感反演技术
高彦泽,北京理工大学----水下激光雷达抗散射技术研究
于 洋,国防科技大学----全光纤海洋环境多参量协同监测技术研究
岳耀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一种有中继海底光缆振动监测系统
张亭禄,中国海洋大学----东中国海紫外辐射穿透的水色遥感方法及应用
张旭苹,南京大学----基于DAS的全分布式水下声场感测系统
专题七、海洋装备与工程(海缆装备、深海装备、无人装备等)
专题主席:
董向华(北京海洋信息通信研究所)、黄豪彩(浙江大学)、秦洪德(哈尔滨工程大学)、孙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吴文伟(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张治国(北京邮电大学)
邀请报告人(音序,更新中):
曾 铮,上海交通大学----海空跨越无人航行器-哪吒
姬可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深海观测探测光互联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任 重,北京明华信达科技有限公司----海缆后冲埋关键设备研制及应用
陶 令,湖南长城海盾光纤科技有限公司----光纤水听器工程化应用
王富贵,江苏海通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用施工新技术解决海缆工程实施中的部分问题
王建军,华中科技大学----海水压力能驱动的深海海底静力触探装备研究
王志东,江苏科技大学----船舶和水下结构物智能清洗机器人
吴文伟,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待定
向先波,华中科技大学----无人水下航行器近底安全航行技术与应用进展
袁卓立,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基于光纤通信的水下数据传输系统(SRM)在水下油气生产中的应用
张 莉,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海缆行业典型水下设备故障分析及高可靠性管理要求
专题八、海洋人工智能
专题主席:
莫宏伟(哈尔滨工程大学)、牛海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吴晟(哈尔滨工程大学)、贲可荣(海军工程大学)
邀请报告人(音序,更新中):
胡勤友,上海海事大学----全球船舶动态态势感知系统及其应用
牛海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水声机器学习研究进展及思考
任群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复杂海洋环境下基于单矢量水听器的目标方位智能估计研究
汤奇荣,同济大学----水下载臂无人潜航器受限信息下的群智涌现技术
王 斌,海军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与海战场装备
王 博,哈尔滨工程大学----海面无人集群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王东升,江苏科技大学----面向船舶总体性能领域的知识图谱自动构建及其应用技术
张 文,国防科技大学----基于机器学习的水面水下目标区分
议题方向
征文和专题报告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海底光缆通信技术
对潜通信技术
5G与海洋通信融合技术
水声通信技术
海洋信息采集技术
海底科学观测与传感、监控与环境保护
海洋空间信息安全
海洋信息通用技术
海洋遥感与监测
水面无人船调查
水下光学应用、光纤传感器技术
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技术
水下探测、无线接入技术
水下无人系统技术
海洋信息监测
声学探测与定位技术
海洋信息网络总体技术
海洋信息系统技术
海洋信息对抗技术
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应用
全双工水声通信和海洋设备
水下导航技术
海洋授时技术
海洋信息人工智能
海洋信息工程技术
海洋信息装备研制技术
投稿指南
支持期刊:
SPIE (Ei)、《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等
SPIE (Ei)、《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等
投稿要求与出版:
1、 投稿方式及连接: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OINC2021.html,提交论文全文(中英文均收)4-6页为宜。
2、 通过会议程序委员会专家审查的投稿被大会组委会录用。择优推荐到合作期刊(SCI、EI)或SPIE会议文集(EI)正式发表。
3、2023年继续征文摘要投稿截止时间:2023年6月20日
SPIE全文链接:https://spie.org/account/login/?redir=/submissions/submit/Overview.aspx%3fEventID%3d2691982
2023年SPIE文集发表预计时间:
全文截稿时间:8.15,出版时间:11月底,EI检索12月或者1月
spie编辑Nicole Harris:nicoleh@spie.org(在spie官网投稿遇到问题,请咨询spie编辑)
SPIE全文链接:https://spie.org/account/login/?redir=/submissions/submit/Overview.aspx%3fEventID%3d2691982
2023年SPIE文集发表预计时间:
全文截稿时间:8.15,出版时间:11月底,EI检索12月或者1月
spie编辑Nicole Harris:nicoleh@spie.org(在spie官网投稿遇到问题,请咨询spie编辑)
论文出版
支持期刊:
SPIE (Ei)、《光通信技术》、《光通信研究》、《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等
会议日程
大会整体日程( 以现场实际情况为准)
大会开幕式及主论坛
7月12日上午(皇宫) |
|
大会开幕式8:30-8:40 领导致词 |
|
主旨报告08:40-11:40(主持人:王俊华,军事科学院) |
|
08:40-09:10 |
院士报告(待定) |
09:10-09:35 |
高军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规划通信海缆管廊,提高建设效率与安全 |
09:35-10:00 |
陈卫标,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跨介质海洋立体信息遥感与传输 |
10:00-10:25 |
孟洲,国防科技大学----支撑海洋探测网的光纤水听器技术 |
10:25-10:50 |
陈洁,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球物理强国战略 |
10:50-11:15 |
张海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海缆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标准化进展 |
圆桌讨论11:15-12:05 主持人:高军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 主题:聚焦海洋信息技术,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
专题一、海底光缆通信
专题四、海洋观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二、对海通信技术及应用
专题三、海洋探测技术及应用
专题五:水下导航技术及应用
专题七:海洋装备与工程
专题六:海洋遥感和传感技术及应用
专题八:海洋人工智能
会议注册
无论是否投稿,均欢迎参会
线上注册链接将于7月10日关闭,需要参会人员请直接到会议现场(酒店一楼大厅注册处)注册参会即可。
注册链接(注册时选择分会场仅供主办方对会议的评估,选择任何分会场都可以参加会议期间所有会议(闭门会议需要单独申请)):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OINC2021.html
线上注册链接将于7月10日关闭,需要参会人员请直接到会议现场(酒店一楼大厅注册处)注册参会即可。
注册链接(注册时选择分会场仅供主办方对会议的评估,选择任何分会场都可以参加会议期间所有会议(闭门会议需要单独申请)):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OINC2021.html
会议费:2600元/人,学生1600元/人。
会议将提供正规会议费发票(优选电子发票,发票定向发送至注册人电子邮箱;纸票和专票出票周期较长)。
会议注册费退款:注册费会前 2 周(14 天)可退全款,超过 2 周时间因产生会议成本将不再支持退款 。
会议注册费发票:会议注册费发票将在会前两周和会后一周开票。
付款方式:
① 优选在线支付: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付款(可关联发票信息,票务快捷)
② 汇款转账:汇款时请务必注明“OINC+姓名”,以便核对。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户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会议费包括:
1、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张贴报告和展区入场;
2、午餐、晚餐、会议期间茶歇;
3、会议手册、会议文集光盘、资料袋。
闭门会议参与方式,报名截止时间(7月9日上午9:00)
请写邮件到qinqianrong@csoe.org.cn,注明申请参加的会议名称、参会人姓名、单位、职务、电话及邮箱。我们将把参会人员申请名单发给闭门会主席审核,通过后将以邮件或者短信形式通知大家,通知时间为7月9-10日,感谢配合。
闭门会议参与方式,报名截止时间(7月9日上午9:00)
请写邮件到qinqianrong@csoe.org.cn,注明申请参加的会议名称、参会人姓名、单位、职务、电话及邮箱。我们将把参会人员申请名单发给闭门会主席审核,通过后将以邮件或者短信形式通知大家,通知时间为7月9-10日,感谢配合。
特别提示:
1.注册时的分会场选择仅用于组委会预估专题分会规模,注册人届时可自由参加会议期间的任何会议
2.会议费不含论文出版费,中文稿件出版费由期刊收取,spie英文稿件出版费由组委会代收
3.会议费不含住宿费,住宿费请与酒店结算
4.如果您计划先垫付再报销,请先跟单位财务沟通好是否支持这种方式
5.参选优秀论文奖的代表,须本人为第一作者,付费注册并亲自进行报告
企业赞助
展览及赞助联系人:
郭 圣
电话:010-83739883
邮箱:guosheng@csoe.org.cn
战嘉鹤
电话:1562051653
邮箱:zhanjiahe@csoe.org.cn
吕子晨
电话:13810226340
下载文件
同期活动
同期举行:
闭门会议参与方式:
请写邮件到qinqianrong@csoe.org.cn,注明申请参加的会议名称、参会人姓名、单位、职务、电话及邮箱。我们将把参会人员申请名单发给闭门会主席审核,通过后将以邮件形式通知大家,感谢配合。
新形势下海缆维护模式与体制研讨(闭门)
海底光缆综合网发展策略研讨会(闭门)
海洋科学观测相关ITU国际标准研讨与推进会议(闭门)
闭门会议参与方式:
请写邮件到qinqianrong@csoe.org.cn,注明申请参加的会议名称、参会人姓名、单位、职务、电话及邮箱。我们将把参会人员申请名单发给闭门会主席审核,通过后将以邮件形式通知大家,感谢配合。
交通住宿
会议地点:桂林大公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中隐路2号)
大会协议酒店及价格:桂林大公馆(豪华标间:350元/天;豪华大床: 400元/天),均含双早。
桂林大公馆酒店位于桂林市两江四湖景区内,桃花江水畔,距离繁华市中心仅1公里,驱车到两江国际机场需约20分钟。这里拥有桂林市最大酒店外观的酒店私家园林,面积达12000平方米。
联系我们
组委会联系方式:
会议联系人:
秦茜蓉,电话:022-58168872;邮箱:qinqianrong@csoe.org.cn (会议注册及投稿)
毛晨,电话:022-58168875 ;邮箱:cmao@csoe.org.cn
秦茜蓉,电话:022-58168872;邮箱:qinqianrong@csoe.org.cn (会议注册及投稿)
毛晨,电话:022-58168875 ;邮箱:cmao@csoe.org.cn
展览及赞助联系人:
郭 圣,电话:010-83739883; 邮箱:guosheng@csoe.org.cn
战嘉鹤,电话:15620516539;邮箱:zhanjiahe@csoe.org.cn
往届回顾
会员申请
欢迎加入学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招募新会员,诚邀您加入!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相关文件:
学会章程: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费收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费收取和使用管理办法.pdf.pdf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费收取和使用管理办法.pdf.pdf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