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学与光子学、微电子学、材料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催生了光电科学与技术这一热点领域,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撑和科技创新的关键方向。光电产业已形成庞大产业链,有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为促进我国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助力西部发展,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于2025年12月在四川举办“2025中国国际西部光电子大会”。大会设置四川成都主会场和重庆梁平会场两大部分。集“会、展、体验”于一体,采用“1+9+N”模式,突出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与实用化。聚焦光电领域前沿技术与应用,搭建产学研交叉平台,深化西部光电产业布局与国际合作,助力打造西部光电技术产业中心。
一、基本信息
      成都主会场
时间:2025年12月12-14日,12日报到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空港国际会议中心
      重庆梁平会场(光电显示、低空经济及泛集成电路方向)
时间:2025年12月10-12日,10日报到
地点:重庆市梁平区 戴斯大酒店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美国工程院
德国工程院
俄罗斯科学院
澳大利亚工程院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
美国光学学会
欧洲光电产业协会
日本应用物理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电融合专委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电子集成芯片立强论坛专业委员会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重庆市梁平区相关平台单位(拟定)
联办单位:(更新中)
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中国兵工学会激光技术专委会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激光分会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澳大利亚国家制造中心
澳大利亚-中国先进材料与制造协会
大会主席: 
吕跃广,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先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李劲东,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大会共主席(待增):
陈良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王建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范国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苏东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罗    毅,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张宏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
尤肖虎,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
大会执行主席(音序):
陈    蔚,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蒋亚东,电子科技大学
李    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潘时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邵晓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唐国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周    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宗柏青,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待增)
李    斌,电子科技大学
刘建国,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张文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宋海智,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田    玲,电子科技大学
汪    伟,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大会程序委员会(音序,待增):
冯国英,四川大学
高泽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李    斌,电子科技大学
梁厚昆,四川大学
秦翰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沈田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太惠玲,电子科技大学
唐利斌,昆明物理研究所
王    浟,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王长擂,苏州大学 
谢会开,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研究院
杨    雷,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杨    凯,北京理工大学
杨树明,西安交通大学
杨秀彬,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姚保利,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光电前沿(OEFT)
OEFT专题1-新型光电材料器件
研讨方向:光纤材料与器件、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光电子集成材料与器件、光学超构材料与器件、晶体材料与器件
专题主席:
张文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蒲明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杨军红,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
程序委员会委员:
巫    江,电子科技大学
文建湘,上海大学 
姚佰承,电子科技大学
张方方,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张    飞,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专题秘书:
李思奇,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OEFT专题2-微光机电系统
研讨方向:探讨微光机电系统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可靠性技术,探讨微光机电系统在新型显示、卫星通信、全光交换、智能制造、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态势感知等各个领域中的前沿应用。
专题主席:
谢会开,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研究院
专题共主席:
乔大勇,西北工业大学
程序委员会委员:
田有良,青岛海信激光研发中心
曾怀望,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王竹卿,四川大学
温    泉,重庆大学
张帅龙,北京理工大学
专题秘书:
夏园林,四川大学
OEFT专题3-光电探测感知
研讨方向:光电探测前沿技术、光电探测新材料、光电探测新器件、光电探测焦平面读出电路技术、新型光电探测系统、低维材料(量子点、纳米棒、量子阱、超晶格)光电探测技术、前沿光电子技术、光电探测技术应用。
专题主席:
唐利斌,昆明物理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秦翰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王    军,电子科技大学
杨盛谊,北京理工大学
程序委员会委员:
史衍丽,云南大学
刘    翔,昆明理工大学
冯小波,云南师范大学
张蓉竹,四川大学
王文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李正周,重庆大学
王金梅,重庆邮电大学
童劲超,复旦大学
徐亚东,西北工业大学
梁海锋,西安工业大学 
赵晶晶,西南大学
赵永红,四川师范大学
田军龙,贵州大学
刘雪飞,贵州师范大学
孙文红,广西大学 
张雅敏,兰州大学
吴    荣,新疆大学
王    娜,宁夏大学
王鹏久,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OEFT专题4-超快光电技术
研讨方向:超快激光技术,超快电子学,超快光谱探测
专题主席:
梁厚昆,四川大学
专题共主席:
张金伟,华中科技大学
Wonkeun Cha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程序委员会委员:
汪    莎,四川大学
曹华保,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黄志远,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徐    露,华中科技大学
吴    函,四川大学
专题秘书:
胡    波,四川大学
OEFT专题5-智能光电子技术
专题主席:
王    浟,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陈宏伟,清华大学
董建绩,华中科技大学
OEFT专题6-先进量子技术
研讨方向:光量子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
专题主席:
宋海智,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敬    波,西南交通大学 
程序委员会委员:
邓光伟,电子科技大学
王俊峰,四川大学
龙    云,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曾耿华,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
专题秘书: 
魏世海,西华大学
(二)光电+显示(OEDP,重庆梁平会场,12月10-12日)
OEDP专题1:发光和光伏
OEDP专题2:OLED显示
OEDP专题3:Micro LED显示
OEDP专题4:LCD显示
OEDP专题5:反射式显示
OEDP专题6:3D显示与AR/VR
OEDP专题7:纳米显示及其它显示
OEDP专题8:显示视觉健康
OEDP 论坛1:光电+低空经济发展论坛
OEDP 论坛2:泛集成电路青年论坛
(三)光电+制造(OEMF)
专题主席:
杨树明,西安交通大学
专题共主席:
张云龙,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朱金龙,华中科技大学
(四)光电+环境监测(OEEM)
专题主席:
刘建国,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五)光电+航天(OEAS)
OEAS专题1-航天光电器件及载荷技术
研讨方向:光电芯片技术、光电器件技术、无源光器件技术、光电组部件技术、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探测技术、光谱成像技术   
专题主席:
汪    伟,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杨秀彬,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高泽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邹纯博,福州大学
王    芳,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高铎瑞,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张    翔,寰信驿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程序委员会委员:
尹小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专题秘书:
颊帅威,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OEAS专题2-航天光电技术应用
研讨方向:卫星互联网、第六代移动通信、资源监测、气象观测、空间天文观测、空间导航定位
专题主席:
杨    雷,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杨    凯,北京理工大学
专题共主席:
詹    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展月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专题秘书:
李奕男,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六)光电+通信(OECT)
OECT专题1-6G光子技术
研讨方向:面向6G的全光子AI-RAN、超谱(Hyper-Spectral)或全谱(Full Spectral)微波光子RF前端和集成技术(包括THz)、6G NTN光电融合卫星载荷与集成技术、面向6G的光计算和光子AI集成芯片技术、6G ISAC的激光-毫米波通信/感知融合孔径技术、高功率UTC-PD直接驱动天线技术、高功率、低噪声光电振荡器/光学频率梳和集成技术、面向6G的新型光子器件、电路与架、面向6G移动前传回传的光子技术
专题主席:
潘时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题共主席:
李    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黄    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宗柏青,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程序委员会委员:
王兴军,北京大学
邹卫文,上海交通大学
戴一堂,北京邮电大学 
谷一英,大连理工大学 
张俊文,复旦大学 
邹喜华,西南交通大学
朱    敏,东南大学 
刘    永,电子科技大学
王明军,西安理工大学
王    任,电子科技大学 
朱    厦,南开大学
专题秘书:
杨琬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七)光电+生物医学(OEBM)
OEBM专题1-光电生物医学前沿技术及成果转化
OEBM专题2-生物医学光学和光子学(Biomedical Optics & Photonics)
研讨方向:Multimodal and Hybrid Biomedical Imaging、Tissue Optics and Diffuse Optical Imaging、Optical Molecular Imaging、Super-resolution Optical Microscopy、3D Optical Microscopy、Spectral and Analytical Microscopy、Advanced Optical Imaging, Sensing, and Manipulation、Photonic Therapeutics, Diagnostics and Instrumentations
专题主席:
姚保利,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郜    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姚翠萍,西安交通大学
王凯歌,西北大学
任立勇,陕西师范大学
程序委员会成员:
刘丽炜,深圳大学
费    鹏,华中科技大学
奚    磊,南方科技大学
杨思华,华南师范大学
雷    铭,西安交通大学
陈雪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胡振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李    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王国庆,电子科技大学
杨佳苗,上海交通大学
沈梦哲,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柏    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专题秘书:
费舒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八)光电+能源(OEEE)
专题主席:
王长擂,苏州大学 
(九)光电+工业软件(OE-EDA)
OE-EDA专题1-光电工业软件
研讨方向:光电工业软件基础理论、数值算法、软件研发、工程应用等
专题主席:
李    斌,电子科技大学
周    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专题秘书:
高鸾凤,电子科技大学
陈智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无论有无投稿,均欢迎注册参会!
参会者请务必到以下网址进行会议注册:
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PWC2025_cn.html
会议费:
参会类型_新

会议费包括资料袋、报告文集、会议指南文件、会议杂支、税等,不含论文版面费和住宿费。论文版面费2500元,相同第一作者不超过两篇。
付款方式
1.在线支付:
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在线完成支付。
2.汇款转账: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户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汇款时作者请务必注明“姓名+稿件编号”,非作者请注明“PWC+姓名”,以便核对。会议将提供正规会议费发票。
会议注册费退款:注册费会前2周(14天)可退全款,超过2周时间因产生会议成本将不再支持退款。
会议注册费发票:会议注册费发票将在会前两周和会后两周集中处理。
 

 投稿须知
投稿网站: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PWC2025_cn.html

SPIE文集,EI核心收录:投稿请登陆投稿网站先提交英文摘要(少于500字),组委会请学术委员会审查后发邮件通知作者录用情况。按照论文质量推荐发表在不同期刊和大会文集上,录用通知根据提交摘要的前后顺序发放。
3、合作期刊:
PhotoniX(SCI)、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SCI)、Optical Engineering(SCI)、Journal of Micro/Nanolithography MEMS and MOEMS(SCI)、Photonic Sensors (SCI)、Opto-Electronic Advances(OEA)(SCI)、《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FITEE)(SCI)、《红外与激光工程》(Ei)、《液晶与显示》(ESCI)、《中国光学》(ESCI、Ei)、《光子学报》(ESCI、Ei)、《发光学报》(Ei)、《光学精密工程》(Ei)、SPIE Proceedings(Ei)、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DOAJ)、eLight、《光电工程》、《航天返回与遥感》etc.半导体学报(SCI)、红外与毫米波学报(SCI)、量子电子学报(CSCD)、激光生物学报(学术期刊)、光电子快报(ESCI、Ei)、光电子激光(CSCD)、光通信研究(北大核心)、《激光技术》(中文核心)。
4、不发表文章,只做会议交流。会议支持凭摘要参会。摘要投稿链接: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PWC2025_cn.html
5、第一轮截稿日: 2025年11月20日
6、粘贴海报要求:尺寸为:高90cm,宽80cm,海报制作时:带背胶、打印成彩色,海报内容需标注稿件编号。具体模板请见附件: 海报张贴模板80cmx90cm .pptx(制作好后,请自行带到会场)
7.上传文章时,作者请写投稿者的联系方式(第一作者)

组委会联系人
曹凯选(投稿、报名),18301632607,caokaixuan@csoe.org.cn
 

 同期活动板块:
(一)西部科技创新成果展
 举办“西部科技创新成果展”,征集、评选、展示光电领域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应用。本次活动征集和评选近三年内的成果,遴选出的优秀成果提供专区展示和重点推介,大会颁发证书。入选的成果将免费印刷于大会手册内,发放给所有参会观众。
展出形式:展板、展桌、宣讲。
(二)产业链链长制会议
  大会同期计划举办多场次产业化交流会,每场交流会聚焦一个光电子领域的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链长制,能够有效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关键技术瓶颈,增强产业竞争力,并助力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此外,链长制峰会还可以为各方提供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平台,推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希望通过峰会能够强化产业链的整体协作,还能帮助与会者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建立更强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光电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链长一:微波光子产学研论坛
微波光子既是一种微波和光学交叉的创新学科,又是一个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国防科技、国计民生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探索空间。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微波光子已经从科学前沿探索逐步走到了规模化产业应用,研究力量得到空前发展,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用”良性循环、持续壮大的生态圈。
为了落实党和国家“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等指导精神,亟待以微波光子峰会及产业创新论坛为平台,邀请全国全行业微波光子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聚一堂,将前沿技术、工程应用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的密切协同,共同探讨新兴产业布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协同交流合作,持续推进微波光子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的全面升级。
(三)光电子创新发展论坛——光电子产学研对接会
光电子行业作为高科技领域,对创新、技术研发和人才需求非常旺盛,高校、科研院所是技术前沿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通过校企、院企合作对接,企业能够与高校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促进技术转化、科研合作和人才输送。高校、科研院所也可以了解行业实际需求,为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提供指导。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推动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时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实现双赢局面。
同时本活动将为光电子领域的创业者、企业家与投资人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对接会将汇聚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技术创新者和顶级投资机构,探讨光电子行业的发展前景、投资热点及市场机遇。通过项目路演、资本对接和深度洽谈,助力企业获取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合作共赢。
(四)追光论坛
   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激发青年学者的科研热情,支持鼓励各层次青年学者的成长,会议期间举办学术新星专场报告和硕博学生专场报告,评出优秀报告授予证书,欢迎广大青年学者积极投稿报名参与。
(五)展览展示
大会同期举办光电子领域展览展示,地点在大会酒店。通过展览活动直观展示本领域最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参会者提供深入了解行业最新成果的机会。光电子领域技术发展迅速,通过展览,企业可以通过展示他们的创新产品、前沿技术和解决方案,吸引潜在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同时促进技术、市场和资本的深度对接。
展览范围:
精密光学:光学元件、光学材料、光学镜头及模组、镀膜元件、超精微纳加工;
激光技术:激光材料及元器件、激光器、激光模组、激光设备、激光雷达、智能装备与自动化、显示材料/面板/模组;
光通信:光器件、光纤光缆、数据中心、芯片设计、光芯片/元器件、光组件/模块;
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光测试仪器仪表、光电检测测量仪器、光谱检测及测量仪器;
红外技术与应用:红外材料与器件、红外设备及应用、太赫兹监测与成像、紫外技术;
西部科技创新成果。
(六)特色活动
光电+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泛集成电路青年交流会
举办地点:重庆市梁平区
峰会主题:川渝双城经济圈,低空经济,青年科学家
大会报告:来自无人机院士、知名专家等作产业发展报告,主要围绕:智能驾驶(无人驾驶)领域,重点对产业链进行解读分析。比如:大疆、亿航智能,具体报告人待确认。
各分专题交流,青年专场活动、分专题交流,由龙头单位牵引产业链组织交流。
产业版块发展交流会:主要围绕空间与深空感知与应用技术、空天对地遥感、无人机视觉感知与决策、无人驾驶与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健康等技术方向进行交流。
产业链协同与生态共建展示:新质生产力创新成果展示;政策解读(包括人才引进(如最高500万购房补贴)、金融支持(人才科创基金)及平台建设(海归小镇)的阶段性成果。)

 待定
组委会联系人
李佳佳(报名、投稿),010-83602780,lijiajia@csoe.org.cn
曹凯选(报名、投稿),18301632607,caokaixuan@csoe.org.cn
陈晶磊(同期活动),18611889864,chenjinglei@csoe.org.cn
张伯儒(同期活动),13911650484,zhangboru@csoe.org.cn
战嘉鹤(同期活动),15620516539,zhanjiahe@csoe.org.cn
柴宗祥(同期活动),15958108449,chaizongxiang@csoe.org.cn
郭    圣(同期活动),18710157604,guosheng@csoe.org.cn
齐    杰(同期活动),18610155222,qijie@csoe.org.cn
齐    璐(同期活动),13920924352 , qilu@csoe.org.cn
张慕安(同期活动),15122191442 ,zhangmuan@csoe.org.cn
杨明昊(光显示梁平会场咨询),010-83678172,yangminghao@cso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