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工程学会-全国红外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峰会
分享好友 会议会展

全国红外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峰会

2020-10-24~2020-10-2532871南京
地址:南京市玄武区(点击查看地图)
场馆:钟山宾馆
活动说明
        红外及夜视技术在国防、工业和民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促进了我国光电材料、先进器件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逐步迈向自主化时代。当前随着光电子、微电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获取与感知领域方向朝着多手段、多功能、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迈进,多专业技术交叉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红外与微光技术产业联盟将联合成员单位,定于2020年10月在南京市举办“全国红外技术及其应用技术峰会”。组委会将邀请各领域专家共同研讨并交流相关技术,促进行业上下游交流与合作,搭建协同创新的技术交流平台,诚挚欢迎广大科研人员、教师和研究生踊跃投稿并参会。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昆明物理研究所
中国兵工学会夜视技术专委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红外与微光技术产业联盟
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联办单位: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红外探测器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委会
大会主席:
陈良惠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褚君浩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刘永坚院士,中国工程院
王建宇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大会共主席:
陈钱副校长,南京理工大学
朱颖峰副所长,昆明物理研究所
蒋亚东院长,电子科技大学
张山总师,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
史泽林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昆明物理研究所
中国兵工学会夜视技术专委会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红外与微光技术产业联盟
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联办单位: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光电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红外探测器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委会
大会主席:
陈良惠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褚君浩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刘永坚院士,中国工程院
王建宇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大会共主席:
陈钱副校长,南京理工大学
朱颖峰副所长,昆明物理研究所
蒋亚东院长,电子科技大学
张山总师,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
史泽林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专家报告
大会主旨报告:
褚君浩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王建宇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
张山总师,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
柏连发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红外融合感知技术与工业领域应用
 
专题特邀报告(音序排列)
专题一:红外技术与国防领域应用论坛
白宏阳,南京理工大学——复杂场景下对地快速移动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陈津津,昆明物理研究所——透射式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在红外成像领域的应用研究
陈洛洋,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复杂场景红外目标智能识别技术
董士奎,哈尔滨工业大学——高速目标光辐射现象学研究
顿雄,同济大学——基于光学系统与图像处理算法端到端协同设计的计算成像及其应用
范晋祥,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题目待定
韩静,南京理工大学——可见-红外宽谱被动散射成像技术
晋利兵,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高灵敏度红外载荷新技术及应用情况
刘银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宽谱宽幅星载高光谱成像遥感技术及在轨应用
刘子骥,电子科技大学——光学非相干被动三维探测技术
吕衍秋,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锑化物红外探测器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祁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频域太赫兹波源及探测技术
王德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航空相机像移补偿技术研究
王合龙,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题目待定
喻松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题目待定
张宝辉,昆明物理研究所——国产中波1280×1024红外成像组件设计
张丽琴,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高热环境红外成像探测技术研究
郑丽霞,东南大学——一种高精度宽量程GM-APD阵列读出电路
 
专题二:红外技术与工业领域应用论坛
郭建华,昆明物理研究所——红外探测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金伟其,北京理工大学——非制冷IRFPA的空间噪声细分评价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刘燕德,华东交通大学——水果光电检测技术及装备
夏寅辉,北京波谱华光科技有限公司——红外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熊伟,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船舶燃油硫含量被动红外监测技术
徐文斌,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化学气体被动红外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
余广友,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红外技术在电力和轨道交通领域应用
郑为健,昆明物理研究所——基于时空混合调制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及应用实例
王岭雪,北京理工大学——折反射周视系统及其应用
张浩,沈阳高压电厂——题目待定

专题三:红外技术与民生领域应用论坛
陈红强,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红外智能识别关键技术在设备工作状态自动巡检中的研究与应用 
付国豪,北京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短波红外的民用应用
黄建忠,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AI与高精度红外人体测温模型在疫情防控中的研究与应用
李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机械红外热堆原理及应用
沈憧棐,上海巨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测温型红外热像仪原理及防疫和工业应用
洪普,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公司——红外成像光谱技术的应用
吴玉堂,南京波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激光辅助切削的原理及其应用简介
冮顺奎,昆明市中医医院——题目待定
张子凡,哈尔滨市中医院——题目待定

 
议题方向
议题方向(不限于此):
1. 红外技术与国防领域应用论坛
论坛主席:
张山总师,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
史泽林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喻松林研究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姚立斌研究员,昆明物理研究所
论坛共主席:
毛宏霞研究员,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杨俊彦研究员,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刘子骥教授,电子科技大学
征文方向:
1. 自主化光电器件及集成电路芯片技术  
新型红外器件材料与制备技术
红外焦平面技术
新型红外探测器技术
红外器件测试与试验技术
微光器件制备及封测技术
制冷机控制与集成技术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仿真技术
集成电路芯片封测技术
专用芯片设计及集成技术
集成电路芯片功能性能测试与评估技术
光电器件与集成电路芯片可靠性及试验技术
自主化器件与芯片工程应用验证技术 
2. 先进红外光学材料与系统技术 
红外光学材料与制备技术
超精密红外光学加工与测试技术
先进光学薄膜设计与制备技术
微纳光学设计与制备技术
复杂红外光学系统设计与测试技术
超构材料和超构表面技术
亚像元和波前编码成像技术
光学合成孔径技术 
3. 新型红外系统探测与识别技术 
目标与背景的红外辐射技术
大数据与系统建模技术
红外辐射大气传输建模与仿真技术
弱小目标红外探测技术
复杂场景红外目标识别技术
新体制复合探测制导技术
计算光学成像技术
红外偏振成像与探测识别技术
光电对抗技术
空间遥感与光谱成像技术
新体制成像侦察与预警技术
气动光学效应分析与仿真技术 
4. 光电传感/射频电子与微系统技术 
先进光电传感与微系统技术
光机电一体化设计技
光电子与微电子组件/系统集成技术
MEMS设计及工艺技术
微系统与集成电路协同设计
微系统构架设计技术
射频电子与微系统技术
惯性导航与微系统技术
光电探测与微系统技术
光谱测量与微系统技术 
5. 先进红外系统测试评价技术 
光电与红外系统的仿真建模技术
目标与背景光学景象仿真技术
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与评价技术
多模光电系统的检测技术
复杂环境光电系统测试与评估技术
光谱辐射测量技术
 
2. 红外技术与工业领域应用论坛
论坛主席:
罗海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郑为建研究员,昆明物理研究所
柏连发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论坛共主席:
隋修宝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王岭雪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王宏臣总经理,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征文方向:
1. 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技术 
场景机器视觉建模及仿真技术
3D成像与机器视觉
AR/VR技术
机器视觉与工业产品缺陷检测技术
机器视觉与工业过程自动化
机器视觉与无损检测技术
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2. 红外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红外技术在电力巡线及检测领域应用
红外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
红外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
红外技术在建筑与环保领域应用
红外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
 
3. 红外技术与民生领域应用论坛
论坛主席:
姜利军副总经理,浙江大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建忠总工程师,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沈憧棐总经理,上海巨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论坛共主席:
洪普研究员,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付国豪经理,北京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征文方向:
1. 红外技术在安防/消防领域的应用 
红外成像技术与森林探火预警
全天时红外安防技术
消防装备中的红外应用 
2. 红外技术在公共安全与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 
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
智能驾驶与车载辅助驾驶技术
高精度红外人体测温筛查技术
智能化网络化身份识别与体温筛查技术
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在公共卫生安全中的应用
红外人体测温技术标准体系
红外成像技术与医疗诊断
红外技术与辅助治疗
健康大数据分析
 

投稿指南
发表须知:
中英文稿件兼收,请作者登录网站提交论文全文,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
英文稿件推荐至SPIE会议论文集发表。
中文稿件择优推荐至SCI、E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IR2020.html
截稿时间:2020年10月10日(最后一轮)

中文稿件模板:
   Template.pdf
英文稿件模板:
   SPIE Manuscript Specifications_4 to 6 page papers.doc


英文稿件投稿说明:
英文稿件,请先到会议网站上提交稿件摘要或全文,收到录用通知后,再到SPIE网站提交稿件全文
SPIE网址见录用通知
SPIE网站全文截止时间:10月20日


论文出版
会议论文集:
SPIE会议论文集 (EI) 

支持期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SCI)
《红外与激光工程》(EI)
《光学精密工程》(EI)
《中国光学》(EI)
《光子学报》(EI)
《红外技术》(中文核心)
《激光与红外》(中文核心)
《红外》(中文核心)
 

会议日程
口头报告交流:
已接到组委会通知的作者,请准备好PPT文件,到会场后拷贝给组委会。
口头报告为中文交流,时间10分钟,包括提问。
 
海报交流:
请各位作者自行打印好海报,在会场指定位置粘贴,海报尺寸要求80cm*80cm,彩色打印,中文或英文均可。
海报模板:
   AOPC2020-80cmx80cm.pptx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

无论有无投稿,均欢迎注册参会!

参会者请务必到以下网址进行会议注册: 
网址: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IR2020.html

会议费:
2808元/人,2020年9月10日前汇款优惠为2608元/人。
 
银行汇款:
学会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户    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请注意:汇款时请务必注明“姓名或稿件编号”,非作者请注明“红外+姓名”,以便核对。

会员申请

企业赞助
会场同期举行产品展示活动,欢迎参加!


下载文件

海报模板:
   AOPC2020-80cmx80cm.pptx

同期活动
同期活动:
1、中国(南京)智能信息产业发展大会
2、红外技术与相关产品展
3、产业论坛
 

Workshop

交通住宿
会议地点:
钟山宾馆
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307号
电话:025-84808001

住宿费:
住宿费自理,现场注册时交给酒店,会议协议价:双人标准间450元/间•天
预订住宿请自行联系酒店,预订电话:朱经理:18951717569,组委会不代为预定,预订时请报会议名称,可以享受会议协议价。

 
 
 

往届回顾

联系方式
组委会:
邓老师
010-6372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