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14:00-20:00,会议报到
9月24日08:30-12:00,大会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包为民院士——基于网络信息支撑的作战概念研究思考
邱志明院士——弹群智能协同作战运用与技术发展研究
杨绍卿院士——末敏弹之美
黄 维院士——“柔性电子+”与智慧未来
管晓宏院士——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及军事科技应用
分专题会议议程(时长20分钟为专题邀请报告,时长10分钟为口头报告)
专题一、先进探测与智能感知技术 & 专题三、自主目标识别与抗干扰技术
24日下午
第一场,先进探测与智能感知技术-I,主持人:李劲东,魏少明,马喆
13:30-13:50, 基于先进体制雷达的识别探测一体化技术——陈曾平,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13:50-14:10, 分布式光频智能感知技术——吴学铜,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14:10-14:30, 超快强激光非线性成丝激光雷达——王铁军,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4:30-14:50, 基于空谱特征强化的高光谱图像检测识别技术研究——马 喆,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未来实验室
14:50-15:10, 弹载雷达平台对海探测精细化感知与目标检测技术——许述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5:10-15:20, 基于超构透镜的探测成像技术——董建文,中山大学
15:20-15:30, JD1-09,基于微多普勒谱的空间自由飞行锥体惯量比估计方法——刘纯胜,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15:30-15:40, JD1-15,杂光背景下的星敏感器星点质心提取——乔川,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15:40-15:50, 茶歇
第二场,自主目标识别信息获取技术,主持人:史泽林,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15:50-16:10, 最优感知与雷达自适应成像——徐 丰,复旦大学
16:10-16:30, 时间调制相控阵制导技术——吴 文,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
16:30-16:50, 遥感图像时空融合方法研究——李 军,中山大学
16:50-17:10, 空天目标光学探测信息融合与智能识别探讨——魏宇飞,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17:10-17:20, JD3-11,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复原方法在计算鬼成像中的应用——赵延庚,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17:20-17:30, JD3-13,智能协同下的抗干扰与自动目标识别技术——黄钰林,电子科技大学
25日上午
第三场,智能应用基础与抗干扰技术,主持人:陈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8:30-08:50, 防空反导地基制导雷达抗干扰技术发展——沙明辉,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08:50-09:10, 面向未来实战化应用的雷达基础数据积累与研究展望——白 剑,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09:10-09:30, 复杂场景下的SAR目标检测与小样本SAR目标识别——王英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9:30-09:50, 人工智能数字信号处理器——丁光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09:50-10:00, JD3-19,基于联合训练生成对抗网络的半监督分类方法——徐哲,西北工业大学
10:00-10:10, 茶歇
第四场,先进探测与智能感知技术-II,主持人:苏洪涛,邵晓鹏,罗迎
10:10-10:30, 天基侦察预警与监视系统高精度目标定位跟踪技术研究——李劲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卫星总体部
10:30-10:50, 水下目标多模式磁异常探测技术——卞雷祥,南京理工大学
10:50-11:10, 对海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王 勇,哈尔滨工业大学
11:10-11:30, 星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发展与若干思考——智喜洋,哈尔滨工业大学
11:30-11:40, JD1-25,基于深度学习的海面目标雷达图像多维智能检测——牟效乾,海军航空大学
11:40-11:50, JD1-26,基于细粒度视觉特征的图像识别技术——张金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未来实验室
11:50-12:00, JD1-39,空基对地监视雷达精确打击应用思考——胡学成,中国电科14所
25日下午
第五场,先进探测与智能感知技术-III,主持人: 高红卫,杨冬,任元
13:30-13:50, 合成孔径雷达多角度观测技术——洪 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13:50-14:10, 捷联式电视制导技术研究进展——邵晓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10-14:30, 雷达海上目标多域多维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陈小龙,海军航空大学
14:30-14:40, JD1-27,单量估计法单光子激光透雾成像算法研究——郭世杭,哈尔滨工业大学
14:40-14:50, JD1-35,基于涡旋光的非合作目标转速和位姿测量方法——沙启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系
14:50-15:00, 茶歇
第六场,自主目标识别信息处理技术,主持人:魏宇飞,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15:00-15:20, 雷达自主目标识别技术初探——田西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15:20-15:40, 光学图像智能目标识别初探——钟 平,国防科技大学
15:40-16:00, 对空红外目标智能识别与抗干扰技术——张 良,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16:00-16:20, SAR欺骗干扰快速甄别与精细分离重建——赵 博,深圳大学
16:20-16:30, JD3-25,智能导引头目标数据集制备技术研究——黄攀,火箭军工程大学
16:30-16:40, JD3-26,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雷达干扰抑制技术——汪育苗,电子科技大学
专题二、信息融合与传感器管理技术 & 专题四、智能对抗与自主决策技术
24日下午
第一场,自主决策技术,主持人:顾杰,中电29所
13:30-13:50, 针对海上小目标群的自主寻的弹药技术——崔东华,海军研究院
13:50-14:10, 多模复合导引头智能识别与抗干扰技术探讨——梁永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14:10-14:30, 空地智能群体对抗与决策优化技术——郭 健,南京理工大学
14:30-14:50, 智能精打传感器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问题研究——戎建刚,南京电子设备研究所
14:50-15:10, 复杂电磁环境下末制导系统智能博弈对抗技术——邵会兵,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15:10-15:30, 智能超宽带数字侦察技术——郑纪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5:30-15:40, 基于OODA循环的智能导弹作战效能评估研究——张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40-15:50, JD4-08,航天器“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建模及设计方法初探——严晗,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15:50-16:00, 茶歇
第二场,信息融合与传感器管理技术-I,主持人:王国宏,海军航空大学
16:00-16:20, 大数据时代基于信息融合与传感器管理的精确打击——韩崇昭,西安交通大学
16:20-16:40, 基于任务的信息融合系统融合能力评估方法——刁联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16:40-17:00, 不确定信息高层融合推理——刘准钆,西北工业大学
17:00-17:20, 多雷达智能点迹融合技术研究——鹿 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17:20-17:30, JD2-05,基于直觉模糊博弈-共识决策法的集群目标威胁评估——赵若静,中北大学
17:30-17:40, JD2-17,复杂战场环境下飞行器射频装备柔性化研究——王向晖,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25日上午
第三场,信息融合与传感器管理技术-II,主持人:何佳洲,中船重工集团七一六所
08:30-08:50, 基于多粒度融合的传感器管理技术——李新德,东南大学
08:50-09:10, 面向目标跟踪任务的雷达资源管理技术——严俊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9:10-09:30, 基于跟踪效果反馈的传感器管理和反馈融合技术——彭冬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09:30-09:40, JD2-03,时间延迟和量测偏差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顾嘉耀,西北工业大学
09:40-09:50, JD2-18,基于射频隐身的组网雷达多目标跟踪下辐射资源优化分配算法——丁琳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09:50-10:00, 茶歇
第四场,制导与电子战,主持人,李学龙,西北工业大学
10:00-10:20, 从舰载电子战系统升级改进看美电子战装备发展规律——吴晓芳,军科系统院
10:20-10:40, 毫米波被动成像制导研究进展——高昭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10:40-11:00, 探测制导智能化发展探讨——李全运,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11:00-11:20, 碱金属蒸汽多波长激光输出研究及其应用于自适应光电对抗的展望——陈 飞,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1:20-11:40, 光电伪装探测与识别技术——朱 猛,天津津航技术物理所
11:40-11:50, JD4-09,基于深度学习的干扰态势识别技术研究——盛卫星,南京理工大学
11:50-12:00, JD4-11,一种期望轨迹信号混合攻击下的无人机安全控制方法——谷亚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5日下午
第五场,智能对抗技术,主持人:李学龙,西北工业大学
13:30-13:50, 复杂干扰环境下多维特征提取与抗干扰技术——施龙飞,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
13:50-14:10, 基于多维感知的反辐射抗干扰技术——张裕峰,北京华航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14:10-14:30, 高能激光安全与防护材料技术——马 壮,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14:30-14:40, JD2-15,基于 IMM 的多目标航迹关联跟踪算法研究——彭嗣婷,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14:40-14:50, 茶歇
第六场,信息融合与传感器管理技术-III,主持人:刘准钆,西北工业大学
14:50-15:10, 新体制阵列雷达智能抗干扰技术——朱圣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5:10-15:30, 协同探测系统技术架构设计——周 琳,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
15:30-15:50, 机载雷达智能抗干扰技术——谢文冲,空军预警学院
15:50-16:00, JD2-19,基于信息融合的抗航迹欺骗干扰方法研究,赵海旺,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16:00-16:10, JD2-22,海上编队传感器管理架构研究——丁春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专题五、协同作战技术 & 专题七、智能化理论与验证平台技术
24日下午
第一场,协同作战技术-I,主持人:冯彦辉,复杂航空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13:30-13:50, 分布式作战发展及其关键技术问题分析——张 迪,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13:50-14:10, 精确打击武器弹群协同作战技术发展探讨——宋 闯,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14:10-14:30, 多自主体系统理论及其在分布式航天器系统中的应用——孟子阳,清华大学
14:30-14:50, 马赛克战下协同作战技术——郭建国,西北工业大学
14:50-15:10, 群体智能在空天防御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夏 辉,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15:10-15:20, JD5-010,基于MBSE的集群无人机体系协同作战任务架构研究——申林,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15:20-15:30, JD5-005,考虑探测约束的时空协同控制方法研究——唐子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15:30-15:40, 茶歇
第二场,自主智能体与分布式协同,主持人:吴 飞,浙江大学
15:40-16:00, 无人系统的自主与协同——薛建儒,西安交通大学
16:00-16:20, 无人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孙 健,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16:20-16:40, 基于群体协同的智能天基遥感技术——周庆瑞,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
16:40-17:00, 空天防御中的智能协同技术——任 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00-17:10, JD5-018,基于一致性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编队飞行器相对导航——管叙军,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协同技术重点实验室
17:10-17:20, JD5-013,浅析以美军第五代战斗机为核心的云作战样式——骆瑞,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
17:20-17:30, JD5-25,多机协同中距对抗自主决策方法研究——龚铮,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25日上午
第三场,协同作战技术-II,主持人:赵彦杰,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
08:30-08:50, 任务导向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集群设计与实现——王祥科,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
08:50-09:10, 以人机融合分布集中式决策为中心的拼图作战——应对马赛克作战构想——张婷婷,陆军工程大学
09:10-09:30, 分布式防御体系的发展思考——卓志敏,航天二院体系中心
09:30-09:50, 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控制关键技术——苗昊春,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09:50-10:00, JD5-017,复杂航天器编队重构快速规划方法——周星宇,北京理工大学
10:00-10:10, JD5-008,一体化防空协同组网作战技术——赖文星,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10:10-10:20, 茶歇
第四场,新型神经网络与类脑计算,主持人:韩亚洪,天津大学
10:20-10:40, 小样本神经网络模型——吕建成,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10:40-11:00, 脉冲神经网络——潘 纲,浙江大学
11:00-11:20, 混合神经-符号-行为的新型智能计算模式——王瑞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1:20-11:40, JD7-02,Tri-GAN: Improving the Convergence and Robustness via Tripartite Training——石育澄,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11:40-11:50, JD5-026,未来海上智能化作战体系探讨——秦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701研究所
25日下午
第五场,复杂环境智能感知与系统,主持人:李泽超,南京理工大学
13:30-13:50, 复杂海洋环境智能感知与多艇协同——谢少荣,上海大学
13:50-14:10, 可解释概率深度网络及其在雷达信息处理中的应用——陈 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10-14:30,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程 塨,西北工业大学
14:30-14:50, 复杂场景目标智能解译技术——张向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50-15:00, JD5-004,基于Attention-LSTM的对海舰船多目标关联算法——张航,复杂系统控制与智能协同技术重点实验室
15:00-15:10, JD5-022,Constrained reentry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徐天运,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15:10-15:20, 茶歇
第六场,协同作战技术-III,主持人:张 迪,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15:20-15:40, 人机融合智能决策在未来防空作战中的应用研究——张承龙,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15:40-16:00, 固定翼无人机集群控制及其试验——李忠奎,北京大学
16:00-16:10, JD5-023,基于SD的作战集群抗精确打击问题仿真研究——卢洪涛,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公司
16:10-16:20, JD5-029,海上远程精确打击信息保障体系架构研究——王兆杰,中国舰船研究院
专题六、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
24日下午
第一场,导航定位技术,主持人:陈万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30-13:50, 飞行器集群协同定位与导航对抗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程 进,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13:50-14:10, 合作/非合作目标精准对接导引关键技术——林德福,北京理工大学
14:10-14:30, 高性能微机电陀螺研究进展——肖定邦,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
14:30-14:40, JD6-01,飞行器半实物仿真装备研究进展与展望——杨宝庆,哈尔滨工业大学
14:40-14:50, JD6-10,基于干涉效应的激光火工品故障检测——贺爱锋,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
14:50-15:00, JD6-35,带落角约束的制导律综述——刘晓洁,江南机电设计研究所
15:00-15:10, 茶歇
第二场,制导方法与制导系统综合技术,主持人:程进,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15:10-15:30, 线性伪谱广义标控脱靶量协同构型制导方法——陈万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30-15:50, 基于智能随机鲁棒优化的迭代学习制导方法——王永骥,华中科技大学
15:50-16:10, 机动目标跟踪与先进制导技术——张公平,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16:10-16:30, 移动网络协同定位与感知——沈 渊,清华大学电子系
16:30-16:40, JD6-14,基于博弈论的超声速巡航导弹协同制导研究——陈洁卿,南京理工大学
16:40-16:50, JD6-16,GNSS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王月,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16:50-17:00, JD6-22,大交会角约束下非线性系统的三维能量最优制导律——祝月,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25日上午
第三场,临近空间攻防对抗技术,主持人:王蒙一,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08:30-08:50, 卫星拒止环境下定位导航授时技术——蔚保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08:50-09:10, 临近空间攻防对抗技术——凡永华,西北工业大学
09:10-09:30, 滑翔飞行器智能航迹规划方法——王小刚,哈尔滨工业大学
09:30-09:50, 反临近空间强机动目标制导信息估计方法——周 荻,哈尔滨工业大学
09:50-10:00, JD6-26,多物理场环境下极高精度空间光学仪器指向稳定性研究——李林,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10:00-10:10, 茶歇
第四场,协同感知与集群智能技术,主持人:张惠平,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10:10-10:30, 用于鲁棒协同感知的动态收发布局技术——梁军利,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10:30-10:50, 多弹协同与集群智能技术研究与展望——周姜滨,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10:50-11:10, 异构集群多任务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王晓东,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11:10-11:20, JD6-31,基于深度学习的双脉冲中远程空空导弹中制导方法——黄鹂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