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其应用大会
快速投稿分享好友 会议会展

第三届全国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其应用大会

2025-08-04~2025-08-061517乌鲁木齐市
活动说明
51miz-p8147056-6d1b119f-3840<i></i>x2152

微信图片_20240912151724









21世纪将是光的世纪,光学与微电子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日趋深入。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许多重要技术的基础,推动了物质科学的突破与发展。同时,在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航空航天以及国防等领域,光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各单位组织召开此次大会,旨在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以及相关技术热点和难点开展深入交流,共同促进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创新、关键技术攻关、核心基础设备研发、标准制定和应用领域拓展,建立以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实验室引领的创新生态链,推动大光学快速发展与应用。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办单位更新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
深圳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黑龙江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石河子大学
伊犁师范大学
新疆工程学院

 
昌吉学院
新疆物理学会
新疆化学学会
专家报告
专题一:非线性光子学与器件
专题主席:
文双春,湖南大学
张浩力,兰州大学
刘  辉,南京大学
王  俊,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张  晗,深圳大学
刘智波,南开大学
专题共主席:
徐加良,南开大学
王  强,兰州大学
赵楚军,湖南大学
高  波,哈尔滨工业大学
高亚臣,黑龙江大学
专题秘书:
高  扬,黑龙江大学
 
专题二:光场调控技术及应用
专题主席:
蔡阳健,山东师范大学
程  亚,华东师范大学
陈险峰,上海交通大学
陈树琪,南开大学
詹其文,上海理工大学
程  强,东南大学
专题共主席:
陈理想,厦门大学
李  鹏,西北工业大学
张  沛,西安交通大学  
冯  甫,之江实验室
专题秘书:
梁春豪,山东师范大学
 
专题三:光子材料与器件
专题主席:
邱建荣,浙江大学
苏良碧,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徐  科,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徐春祥,东南大学
陈冠英,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题共主席:
周时凤,华南理工大学
高峻峰,大连理工大学
王鹏飞,东北师范大学
吴少凡,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吴云涛,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专题秘书:
陆  敏,吉林大学
 
专题四:发光、显示与照明技术
专题主席:
董  斌,大连民族大学
解荣军,厦门大学
张勤远,华南理工大学
王  乐,中国计量大学
陈佳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张  宇,吉林大学
吕俊鹏,东南大学
唐爱伟,北京交通大学
徐  文,大连民族大学
专题秘书:
张正龙,陕西师范大学。
刘凯凯,郑州大学
徐旭辉,昆明理工大学
 
专题五:太阳能电池与光电器件
专题主席:
宋宏伟 上海大学
张晓丹 南开大学
唐建新 苏州大学
袁明鉴 南开大学
专题共主席:
沈  亮 吉林大学
于伟泳 山东大学
钟羽武 福州大学
赵德威 四川大学
秦川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
专题秘书:
陈  聪,河北工业大学
 
专题六:超快、超强激光技术与应用
专题主席:
魏志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柳晓军,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研究创新院
冷雨欣,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朱启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刘文军,北京邮电大学
张金伟,华中科技大学
兰鹏飞,华中科技大学
李平雪,北京工业大学
王雨雷,河北工业大学
朱江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题秘书:

专题七:先进光电材料与激光技术
专题主席:
柳  强,清华大学
林学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郑耀辉,山西大学
李林军,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张方方,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朱  涛,重庆大学
谢国强,上海交通大学
刘雪明,东南大学
刘伟伟,南开大学
周  朴,国防科技大学
林  楠,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张明江,太原理工大学
专题秘书:
段小明,哈尔滨工业大学
郝倩倩,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专题八:光电融合与集成光学器件及技术
专题主席:
田  浩,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  勇,南京大学
潘时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明珠,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王  骋,香港城市大学
方心远,上海理工大学
薄  方,南开大学
专题秘书:
谭  鹏,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题九:原子级制造技术与智能传感
专题主席:
潘曹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宋凤麒  南京大学
专题共主席:
杜世萱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鲍容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吴慕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专题秘书:
武恩秀  天津大学



 
议题方向
专题一 非线性光子学与器件
专题二 光场调控技术及应用
专题三 光子材料与器件
专题四 发光、显示与照明技术
专题五 太阳能电池与光电器件
专题六 超快、超强激光技术与应用
专题七 先进光电材料与激光技术
专题八 光电融合与集成光学器件及技术
专题九 原子级制造技术与智能传感

投稿指南
投稿链接: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LMI2025.html
截稿时间:2025年7月15日

中英文稿件兼收,请作者登录网站提交稿件,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录用通知按照投稿时间先后顺序陆续发送,以邮件形式发送至通信作者邮箱。
英文稿件:
英文稿件投稿时,需先在会议网站上先提交英文摘要(300-500单词左右),摘要审稿通过后,再去SPIE网站提交全文,SPIE全文提交网址稍后通知。
英文稿件通过审稿后,将被SPIE会议论文集(EI检索)收录。

   Abstract-Template.doc
  
SPIE投稿要求.doc

 
中文稿件:
中文稿件投稿时,需在会议网站上直接提交稿件全文。
中文稿件通过审稿后,择优推荐至E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海报准备:
   Poster-Template--80cmx80cm.pptx
请作者自行打印海报,在规定区域张贴,并在海报交流时段站在海报旁回答问题,同与会者进一步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
推荐海报尺寸:0.8m(宽)*0.8m(高)

口头报告作者自行张贴海报
张贴时间:8月4日

论文出版
支持期刊:
PhotoniX(SCIE)、Photonic Sensors (SCI)《红外与激光工程》(EI)、《光学精密工程》(EI)、《光子学报》(EI)、《应用光学》(中文核心)、《光学与光电技术》(中国科技核心)、《量子电子学报》(中国科技核心)、SPIE Proceeding(EI)

征文方向:
1.非线性光子学与器件
超材料、超表面、近零折射率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低维量子材料(拓扑材料、低维半导体及其异质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二维材料非线性光学性质/表面等离子体与光学微腔中的非线性光学/新型光场与物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理论设计与构-效关系探索(有机非线性光学功能分子设计、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设计、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设计)/光限幅与激光防护/超快光开关、光调制器件及其应用/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及其在医疗应用/深紫外、中红外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研究/微纳尺度光学非线性测量/X射线非线性与X射线时间分辨技术/超快非线性折射光谱技术/先进光学感知技术
2.光场调控技术及应用
光场调控原理与技术/空域光场调控/时域光场调控/多维光场调控/微纳光场调控/光场调控器件与激光器/新型结构光场产生与测量/结构光场传输与控制/结构光场与复杂介质相互作用/光场调控应用
3.光子材料与器件
器件原理与调控技术/上下转换发光材料/长余辉、光激励与应力发光/热点与前沿光子材料(钙钛矿、二维材料等)/磁光、电光与激光材料/材料制备新技术与新策略(机器学习等)/光子材料与器件的产业化应用
4.发光、显示与照明技术
稀土发光(稀土掺杂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量子剪裁发光等); /量子点发光(钙钛矿量子点、碳量子点及其它量子点发光); /有机及聚集诱导发光(有机发光、AIE发光、团簇发光)/发光显示、照明及防伪应用(纳米发光及光电转换材料、LED、激光照明及防伪加密应用); /高能射线发光及其应用(光功能玻璃、陶瓷、闪烁体及其应用); /发光材料生物应用(荧光纳米技术在生物成像、检测与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5.太阳能电池与光电器件
(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锑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他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新型太阳能电池仿真与模拟)
薄膜太阳能电池(CdTe薄膜太阳能顶电池/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先进薄膜光伏技术)
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钙钛/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有机/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新型叠层光伏材料和原理/复杂叠层光伏技术)
商用太阳能电池技术(硅基太阳能电池技术/III-V族化合物太阳能电池/InP太阳能电池技术)
新型太阳能电池集成技术与关键应用(太阳能电池BIPV应用/太阳能电池空间应用/柔性太阳能电池/光伏制氢技术及应用/大面积太阳能电池及规模化制备/多倍聚光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及军事装备应用/发光太阳能聚光器(LSC)/太阳能电池先进应用领域与技术)
6.超快、超强激光技术与应用
超快超强激光/飞秒激光/阿秒激光/拍瓦激光
7. 先进光电材料与激光技术
晶体光学及超材料/先进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光电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发光化学电池/新型光电材料应用/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光电薄膜材料制备与表征/‌激光增材制造/激光微纳加工/激光焊接/激光表面工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其它激光制造技术
8. 光电融合与集成光学器件及技术
新型光-电-热耦合效应/微纳尺度光场调控理论/超表面/超材料光子学/拓扑光子学与非厄米光学系统/异质集成构架/三维光子集成架构/感存算一体构架/纳米压印与自组装工艺/异质晶圆键合技术/光电共封装技术/微型化激光器/放大器阵列/高速电光调制器/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非互易性磁光隔离器件/光电子神经形态计算芯片/量子精密测量光学芯片/量子混合计算接口/光子矩阵运算加速模块/微波光子信号处理系统/片上拉曼光谱传感系统/分布式光纤智能传感网/逆向设计算法与拓扑优化/机器学习驱动的器件建模/光电系统数字孪生技术/生命科学融合  
9. 原子级制造技术与智能传感
光镊阵列多原子并行组装技术/光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精准调控/光子晶格辅助异质材料集成/原子级缺陷光子传感(色心、等离激元共振)/超表面光学传感与多维信号解耦/光-热-电多模态融合传感机制/非线性光学增强痕量检测极限/智能传感系统与应用/单原子催化传感芯片原位制备/二维材料原子界面光电传感器/柔性可穿戴原子级表面增强拉曼基底  /光控可重构智能传感表面/极端环境光传感应用/单光子源原子级集成与传感应用/光控智能传感微型系统创新





















 

会议日程

会议注册

参会报名网址: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LMI2025.html

暂未开放


会员申请

企业赞助

下载文件

同期活动

Workshop

交通住宿

往届回顾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