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说明
微纳光学是当前光学学科发展最活跃的前沿之一,结合了光子学与纳米技术的前沿成果,主要优点是能在局域电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许多全新的功能,成为21世纪国家不可或缺的关键科学和技术。微纳光学不仅是光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也是目前新型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光通信、光互联、光存储、传感成像、传感测量、显示、固体照明、生物医学、安全、绿色能源等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学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第四届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交流会”,从应用端和技术端来牵引,结合国防和工业应用,搭建产业链的大平台。旨在为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科技人员和产业应用的团队搭建无缝对接的平台,形成合力,促进微纳光学自身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应用领域的产业发展。
大会主席:

吕跃广 院士
中国工程院 |

陈良惠 院士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范滇元 院士
深圳大学 |

许祖彦 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郭光灿 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褚君浩 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祝世宁 院士
南京大学 |

徐红星 院士
武汉大学 |

罗先刚 院士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
大会共主席:

周治平
北京大学 |
|
大会执行主席:

罗先刚 院士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孙洪波
清华大学 |

仇旻
西湖大学 |

王志明
电子科技大学 |

张大伟
上海理工大学 |
|
议题方向(不限于此):
专题一:半导体微纳光电材料
专题二:半导体微纳光电器件
专题三:二维材料
专题四:纳异质结构与量子光电子学
专题五:超构材料与表面等离激元器件
专题六:微纳制造
专题七:微纳传感
专题八:先进成像
专题九:先进显示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专题十一:光计算
专题十二:能源光电子
组织机构
专家报告
议题方向
专题一:半导体微纳光电材料
本专题拟研讨面向光电子器件应用的微纳光电子和微电子材料、低维量子结构的外延、合成、物理性质和相关器件等。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无机有机微纳材料、半导体量子阱/量子点结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有机半导体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专题二:半导体微纳光电器件
本专题介绍微纳光子器件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光纤传感器件,半导体发射、调制与探测器件,神经光子运算器件,新型激光器件,集成微波光子器件,二维材料光器件,红外光子器件,光子声子器件,拓扑光子器件,固态自旋光子器件,新型非光波光子器件,非厄米和PT光子器件,光学中的对称性,超快电光和极端光探测材料与器件,非线性光子器件,光电与光子集成,微波光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硅基光子器件,混合集成器件及其应用,有机光电器件等。
专题三:二维材料
本专题覆盖所有二维材料(包括石墨烯、TMDs、磷烯、锑烯、碲烯、钙钛矿、MXene等),主要涉及二维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物理化学性质表征与光电特性调控,以及相关光电子器件例如可饱和吸收体、高性能光源、光电探测、光调控与调制和光波导等器件的研发与应用。本专题旨在推动我国二维材料在信息光电子领域的发展,扩大科学研究以及产业化应用层面的合作交流。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吸引业内相关研究人员、技术开发人员以及终端用户,以便大家共享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并从学术和产业化视角探讨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最新研究方向,未来发展以及产业化现状与趋势等。
专题四:纳异质结构与量子光电子学
本专题拟反映纳米尺度异质结构(亦即低维异质结构)与量子光电子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半导体量子点、量子线以及各种新型半导体纳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仿真,纳异质结构特性表征及相关器件物理,异维及渐变维度纳异质结构中的新现象与新效应,纳异质结构与微腔的耦合,纳异质结构电子态系理论,光电物理过程中的量子效应,单光子的发射、传输与探测,基础量子理论,基于纳异质结构与量子光电子学的各种新型器件及其应用等。
专题五:超构材料与表面等离激元器件
本专题拟反映近年来在该领域的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超构表面光场调控,超构透镜,非线性超构材料,拓扑超构材料,等离激元纳米激光,纳米光子集成,石墨烯等离激元器件,以及在高分辨成像、大视场显微成像、立体全息技术、高灵敏生物传感与探测等方面的应用。
专题六:微纳制造
本专题拟反映微纳制造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激光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激光高效制造技术与装备,电子束选区熔化,激光选区烧结,光固化,激光沉积打印等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表面等离子和纳米光子学,超快激光精密加工,超精光学表面加工工艺,复杂光学曲面加工,近场光学微细加工技术,超紫外曝光技术,光学材料熔制,全息光刻技术,光学研磨成型工艺,光学塑料成型技术,光场调控器件制备,光学加工系统设计,光学玻璃模压成型技术,特种光学玻璃和激光晶体制造与加工等。
专题七:微纳传感
本专题拟研讨微纳光学传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微腔传感技术、光学微流传感技术、微纳光子操控技术、微纳光纤传感技术,纳米表面等离子激元传感技术、微纳激光传感技术和生化微纳敏感材料等。
专题八:先进成像
本专题面向生物医学光子学成像中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与新器件的突破,针对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与业界专家研讨生物光子学先进成像技术,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荧光显微成像(共聚焦、多光子、超分辨);超大视野高分辨成像;跨模态与多模态成像(光声、光电联用、多功能探针等);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高光谱成像;无标记光学成像等。
专题九:先进显示
本专题拟反映新型显示关键材料与技术的最近前沿进展。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新型发光材料与器件,量子点和纳米发光材料和器件,OLED显示技术、RGB半导体激光材料与器件,激光显示技术,印刷显示技术、Micro-LED显示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全息显示技术,显示测量技术等。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本专题覆盖电子信息、材料科学、工程力学、生物医学等各个交叉领域,欢迎相关科研人员参会,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和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探讨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柔性、可延展、可弯曲的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可穿戴器件,植入式器件,可降解器件,仿生器件,光电神经接口,生物医疗光电子系统,相关研究的产业化趋势等。
专题十一:光计算
本专题主要介绍光子计算及微纳光子学的光电子技术最新进展,包括光子计算应用场景及需求、光电混合计算系统、光计算芯片体系架构、可重构的光计算芯片网络架构、光计算芯片结构及设计、硅基光计算芯片算法、光计算芯片在线调控技术、光电/全光计算芯片、大规模硅基光计算芯片系统等。
专题十二:能源光电子
能源光电子学是基于半导体光电子学,以光电能源转换、传输、储存和利用为研究目标的新兴学科。能源光电子主要的领域包括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照明领域。本专题拟反映近年来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及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等。深入地探讨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研究及产业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致力于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沟通和联系,促进我国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投稿指南
论文出版
会议日程
会议注册
会员申请
企业赞助
下载文件
同期活动
Workshop
交通住宿
往届回顾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