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专题主席:牛智川(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魏钟鸣(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胡伟达(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专题秘书:杨珏晗(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邀请报告(音序):
牛智川(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锑化物半导体窄带隙低维材料与红外光电器件(Keynote)
曹文翰(上海科技大学)——基于胶体量子点的微纳光电探测器
胡袁源(湖南大学)——基于掺杂技术的高性能有机半导体器件
黎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宽带高精度太赫兹半导体光频梳
李荣金(天津大学)——二维分子晶体
王鹏(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局域场调控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
吴东海(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锑化物二类超晶格材料平面结构红外探测器研究
徐杨(浙江大学)——石墨烯/硅异质集成光电探测器
叶镭(华中科技大学)——低维半导体光电器件与集成
翟慎强(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MOCVD生长量子级联激光器研究
2.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
专题主席:程树英(福州大学)、孟庆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徐保民(南方科技大学)
专题秘书:邓辉(福州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陈时友(复旦大学)——半导体缺陷的计算模拟软件DASP和缺陷关联效应
陈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硒硫化锑太阳能电池
高峰(瑞典林雪平大学)——稳定高效的Spiro-OmetaD掺杂
郝晓静(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刘芳洋(中南大学)——有色金属硫卤化物光伏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麦耀华(暨南大学)——高效率钙钛矿电池及组件的制备
武四新(河南大学)——阳离子取代调节CZTS吸收层的深能级缺陷
辛颢(南京邮电大学)——铜锌锡硫太阳能电池异质结界面
徐保民(南方科技大学)——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组分设计和界面调控
张金宝(厦门大学)——有机空穴传输材料的组分调控与稳定性研究
张毅(南开大学)——铜锌锡硫硒:稳定、低价的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及器件
3.柔性/印刷电子材料与器件
专题主席:林媛(电子科技大学)、张珽(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沈国震(北京理工大学)
专题秘书:黄振龙(电子科技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宫玉彬(电子科技大学)——印制电路慢波结构行波放大器的研究(Keynote)
程虎虎(清华大学)——柔性湿电能源材料
沈国震(北京理工大学)——基于低维无机纳米结构的柔性传感器
张晓升(电子科技大学)——自供电多功能柔性传感器件和微系统
热点讨论:柔性传感器产学研发展趋势
4.光电薄膜材料制备与表征
专题主席:程鑫彬(同济大学)、刘华松(天津津航物理技术研究所)、沈伟东(浙江大学)、Sven Schroeder(德国夫朗禾费研究所)
专题秘书:钮信尚(同济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黄秋实(同济大学)——极紫外与X射线多层膜纳米结构调控与应用(Keynote)
蔡清元(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定量化空间遥感应用的光学薄膜:以海洋水色遥感为例
李资政(中山大学)——高分束比精度的等比分光棱镜的研究
汪洋(光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大曲率透镜基板表面膜厚均匀性的研究
杨海贵(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像元级光谱滤光片及其应用
杨旸(浙江大学)——基于叠层金属卤化物薄膜的多能谱、大面阵X射线动态成像
5.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
专题主席:罗军华(中科院福建物构所)、陈玲(北京师范大学)、苏良碧(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专题秘书:赵三根(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邀请报告(音序):
陈玲(北京师范大学)——新颖无机固体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提升(Keynote)
郭国聪(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功能基元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Keynote)
林哲帅(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具有反常热/力性能的光学晶体的探索(Keynote)
毛江高(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新型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设计与合成(Keynote)
潘世烈(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新型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研究(Keynote)
宋瑛林(苏州大学)——有机光限幅功能分子构效关系研究(Keynote)
王晓洋(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Keynote)
陈义刚(山西师范大学)——铍基紫外光学晶体材料
郭胜平(扬州大学)——硫系化合物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研究
孔芳(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氟化作用对金属亚硒(碲)盐结构与倍频性能的影响
林鲲(北京科技大学)——非化学计量比铌酸锂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局域结构调控
梅大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宽带隙稀土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
徐加良(南开大学)
杨志华(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姚吉勇(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红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晶体生长和频率转换评价的最新进展
俞洪伟(天津理工大学)
张兵兵(河北大学)——高通量筛选发掘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及构筑基团
邹国红(四川大学)
热点讨论:我国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如何继承与发展?
6.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
专题主席:沈波(北京大学)、王涛(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专题秘书:郎婧(北京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龙世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宽禁带氧化镓半导体器件
沈旭强(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利用无氨高温有机金属沉积法异质外延生长AlN
孙晓娟(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氮化物半导体范德华外延与器件研究
张保平(厦门大学)——GaN基VCSEL研究进展
7.光纤材料与器件
专题主席:杨中民(华南师范大学)、杨军(广东工业大学)、魏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专题秘书:董国平(华南理工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董国平(华南理工大学)——复合玻璃和光纤
庞拂飞(上海大学)——蓝宝石衍生光纤高温传感器
余长源(香港理工大学)——基于光纤干涉传感和机器学习的生命体征监测
张建中(哈尔滨工程大学)——超宽带发射有源石英光纤及其增材制备方法研究
张磊(浙江大学)——基于微纳光纤的触觉传感器与致动器
8.超材料
专题主席:周磊(复旦大学)、仇旻(西湖大学)、张霜(香港大学)
专题秘书:何琼(复旦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董建文(中山大学)——微纳超表面光子器件在片上传输、成像显示中的应用
冀然(青岛天仁微纳)——纳米压印光刻:AR衍射光波导生产解决方案
李向平(暨南大学)——基于光学斯格明子的信息复用
马仁敏(北京大学)——微纳激光物理与应用
马少杰(香港大学)——电磁超材料中互相缠绕的外尔面和外尔弧
孙树林(复旦大学)——基于超构表面的集成光学系统高效激发
杨镖(国防科技大学)——非阿贝尔拓扑超材料
赵茂雄(上海复享光学)——深度光谱分析技术在微纳光子学中的应用
9.光电探测与智能传感
专题主席:巫江(电子科技大学)、司俊杰(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Andrew Marshall(英国兰卡斯特大学)
专题秘书:李创(电子科技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曹先存(中航凯迈(上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锑化物红外探测器发展现状
陈佰乐(上海科技大学)——高速高功率UTC探测器
陈咸志(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深度学习目标识别工程应用约束研究
廖蕾(湖南大学)——基于二维半导体异质结的高性能光探测器
林乾乾(武汉大学)——基于溶液法制备的新型半导体光电探测器
任翱博(电子科技大学)——面向智能传感的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探索
唐利斌(昆明物理研究所)——基于低维材料的新型光电探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唐鑫(北京理工大学)——CMOS兼容的胶体量子点短波红外及中波红外焦平面阵列
热点讨论:智能探测技术的变革与发展趋势;第四代红外探测器发展
10.光子学与人工智能
专题主席:邹卫文(上海交通大学)、项水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黄超然(香港中文大学)
专题秘书:徐绍夫(上海交通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程增光(复旦大学)——基于相变材料的光子存内计算与关联学习芯片
郭星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光子脉冲神经网络的信息处理
田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771研究所)——光电混合深度神经网络加速器的系统集成:进展与挑战
徐兴元(北京邮电大学)——基于克尔光频梳的光子卷积加速器
周文(西安交通大学)——基于相变存储技术的类脑光计算器件和系统
热点讨论:如何实现光电数据流匹配、发挥光计算速率优势
11.光信息处理与存储
专题主席:司徒国海(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林枭(福建师范大学)、Hideyoshi Horimai(日本HolyMine公司)
邀请报告(音序):
曹强(华中科技大学)——全息存储高速可靠数据通道
褚嘉琦(剑桥微软研究院)——Holographic data storage in LiNbO3: Fe
Ryoichi Horisaki(东京大学)——Computational imaging with randomness
李浩宇(哈尔滨工业大学)——稀疏解卷积提升结构光超分辨显微镜分辨率
王飞(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基于物理增强深度学习的计算成像
袁鑫(西湖大学)——单曝光相干衍射成像
张静宇(华中科技大学)——基于纳米结构的多维度光存储
左超(南京理工大学)
12.发光与显示
专题主席:解荣军(厦门大学)、金一政(浙江大学)、郭浩中(台湾交通大学)、Won Bin Im(韩国汉阳大学)
专题秘书:李淑星(厦门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郭浩中(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基于钙钛矿量子点纸制造的可实现高速可见光通信的柔性白光系统
Won Bin Im(韩国汉阳大学)——Zero-thermal-quenching in a nasicon-type phosphor by Na+ ion migrations
金一政(浙江大学)——量子点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
李良(澳门科技大学)——面向MicroLED应用的超稳定钙钛矿纳米晶
魏展画(华侨大学)——Eu2+掺杂UCr4C4基窄带发射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
解荣军(厦门大学)——面向新应用的氮化物荧光粉的研制
13.光学测量与检测
专题主席:杨树明(西安交通大学)、陆振刚(哈尔滨工业大学)、Benny Cheung(香港理工大学)
专题秘书:杜艳芬(西安交通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陈远流(浙江大学)——超精密加工中的表面与亚表面测量关键技术
邓永波(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微纳光学拓扑优化及超构透镜应用
谈宜东(清华大学)——用于非合作目标百米量级测距的扫频干涉回馈测量技术
王健(华中科技大学)——跨尺度自由曲面精速光学测量及逆向重建
张璐(西安交通大学)——复杂精细结构悬浮无标记淋巴细胞的散射反演研究
张祥朝(复旦大学)——微纳结构的表面形貌-物理特性一体化测量技术
14.太赫兹技术与应用
专题主席:曹俊诚(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施卫(西安理工大学)、张潮(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
专题秘书:王长(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
邀请报告(音序):
韩英军(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光谱技术研究
侯磊(西安理工大学)——高激发态惰性气体太赫兹波探测器的研究
施卫(西安理工大学)——太赫兹时域光谱中脉冲太赫兹波全息探测
王化斌(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太赫兹生物检测技术
王玥(西安理工大学)——太赫兹超材料功能器件及传感应用
张雅鑫(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超构射频芯片及应用技术
15.光电技术与生物医疗应用
专题主席:屈军乐(深圳大学)、冯尚源(福建师范大学)、Haishan Zeng(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专题秘书:林多(福建师范大学)
邀请报告(音序):
屈军乐(深圳大学)——基于自适应光学和多焦点结构光的大深度超分辨成像(Keynote)
魏勋斌(北京大学)——阿尔茨海默病的近红外光学治疗 (Keynote)
陈建新(福建师范大学)——乳腺肿瘤微环境的无标记多光子诊断特征及预后预测研究
刘丽炜(深圳大学)——无标记多维表征光学显微成像技术
宋继彬(北京化工大学)——活体光学成像与测量
杨震(福建师范大学)——光功能化纳米药物用于生物医学光诊疗
郑炜(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拓展与应用
光电双创论坛
主席:张先增(福建师范大学)
秘书:黄祖芳(福建师范大学)
简介:本论坛将邀请多位在光电领域创新创业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科研机构、创业公司和创投机构代表,以及福州市创业扶持方面的政府负责人,现场讲述自己在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经验与实践,旨在通过座谈、展示、交流等形式,为与会人员提供自主创业方面的实战、政策和融资经验,帮助青年看清局势,把握机遇,实现破局,以启发更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先锋。本活动将对所有参会代表开放。
报告嘉宾:
凌吉武(福建海创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安辉(山东科技大学,教授)
牛智川(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魏志谋(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余子夜(青系资本,CEO)
学术沙龙(由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赞助)
简介:本活动采用社交酒会的形式,通过轻松自由的交流与沟通,帮助嘉宾拓宽人脉,推动进一步合作。本活动将对所有特邀嘉宾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员开放。
1.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征文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中的能带结构、光子物理,外延材料及信息器件,光量子物理与信息器件,异质异构光电材料,零维一维二维光电材料与器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信息器件,类脑智能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柔性光电材料及信息器件,磁性与拓扑光电材料及信息器件,有机与钙钛矿光电信息材料及器件,红外、太赫兹和毫米波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等理论和技术及其在探测、通信、传感、量子信息、存储、高功率器件、新能源等方面的应用。
2.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
征文方向:铜基、锑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光伏器件的物理表征与分析,光伏效率的研究进展,材料特性的理论计算,光伏器件的实际应用,以及其他光电转换器件等。
3.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征文方向:有机/聚合物发光材料与器件,有机/聚合物光伏材料与器件,有机/聚合物晶体管材料与器件、有机/聚合物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有机/聚合物热电材料与器件,有机/聚合物自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有机/无机钙钛矿发光、光伏和探测材料与器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及相关应用技术等。
4.柔性/印刷电子材料与器件
征文方向:柔性有机和无机电子材料、有机光电材料、可印刷有机与无机电子墨水、柔性存储器/逻辑电路、柔性能源转换/能源存储器件、可穿戴/可植入柔性传感器、印刷柔性显示屏技术、印刷制备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有机/柔性/印刷电子器件的封装技术、可弯曲/可拉伸/可折叠柔性电子系统、柔性电子与印刷电子制造工艺与设备等。
5.光电薄膜材料制备与表征
征文方向:光学薄膜优化设计、薄膜精确制备技术,薄膜性能表征,新型微结构薄膜材料,纳米复合薄膜新材料,极紫外与X射线薄膜,光学薄膜的新应用等。
6.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材料与器件
征文方向: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前沿探索、大尺寸晶体生长、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理论研究,非线性光学晶体应用以及激光晶体材料前沿探索、大尺寸晶体生长、激光晶体材料理论研究、激光晶体应用等。
7.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
征文方向: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材料的生长和制备,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材料的缺陷和杂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光、电、磁、力、热等),GaN基LED与半导体照明,GaN基Mini-/Micro- LED及其新型显示应用,宽禁带半导体深紫外发光和探测器件及其应用,GaN基激光器及其应用等。
8.纳米/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
征文方向:低维光电子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新型光电子多功能纳米材料;新型纳米/低维光电探测器、光电传感器和光电二极管以及柔性光电子器件;低维及功能光电子材料在光电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新应用;低维及功能光电子材料在中红外等功能波段以及空间、大气、海洋和环境方面的新应用等。
9.光纤材料与器件
征文方向:光纤设计、制备及表征,新型多材料光纤,复合组成和复合结构光纤新材料,中红外等新波段光纤激光技术,大功率光纤激光技术,窄线宽光纤激光技术,高重频光纤激光技术,光纤激光器的新应用,光纤传感新材料与新技术,光纤传感复合功能,光纤传感器件及其新应用等。
10.超材料
征文方向:超构材料,超构表面,等离激元学,微纳光子学,拓扑光子学,光子晶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及其在信息、能源、生物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11.光电探测与智能传感
征文方向:近红外与短波红外探测器、雪崩二极管器件与阵列、锑化物红外探测器与高工作温度器件、碲镉汞红外探测器与高工作温度器件、非制冷型焦平面阵列与应用、新型探测材料与器件、新型光电探测技术理论与应用、偏振探测技术与应用、多光谱和超光谱探测技术与应用、单光子探测技术与应用、神经拟态器件与感存算一体化探测技术、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在红外探测技术中的应用等光电探测和传感等信息领域的新型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12.光子学与人工智能
征文方向:光子神经网络计算架构、集成器件及系统,光子非线性激活函数,光子非易失性材料及光子存内计算,高速高并行低功耗光子矩阵乘法,光子存储池计算,光子突触、脉冲神经元与神经元网络,光子神经形态计算架构、集成器件与系统,光子强化学习,光子智能超表面与智能信息处理,光子衍射神经网络及其集成器件与系统,光子伊辛机,智能光子器件结构逆向设计,光子智能信息处理器件在计算、通信、传感、量子等方面的先进应用。
13.光信息处理与存储
征文方向:人工智能与计算成像、光学目标识别技术、光学图像重建技术、光学图像增强技术、光学超分辨技术、孔径编码技术、光学散斑抑制技术、全息存储技术、蓝光光存储技术、多波长多阶光存储技术、双光束超分辨率光存储技术、近场光存储技术、玻璃存储技术、荧光纳米晶体存储技术、DNA存储技术等。
14.发光与显示
征文方向:激光照明与显示材料、器件、表征和应用技术,QLED材料、器件、表征和应用技术,Micro-LED 材料、器件、表征和应用技术,OLED材料、器件、表征和应用技术,PerLED及其他新型发光器件等。
15.光学测量与检测
征文方向:光学成像与测量,在位/在线测量,表面形貌测量,光学超分辨测量,纳米光学显微测量,激光雷达,光谱成像,光学干涉测量,光学散射测量,全息测量,光学散斑测量,视觉测量和机器人视觉测量,大尺寸测量,极端环境测量,生物光学测量,3D光学测量,太赫兹成像与测量等。
16.太赫兹技术与应用
征文方向:太赫兹源,太赫兹探测,太赫兹传输,太赫兹调制、太赫兹集成器件,太赫兹通信、太赫兹成像,太赫兹新材料,太赫兹新技术,极端传导下的太赫兹现象,太赫兹波在生物、医学、材料和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17.光电技术与生物医疗应用
征文方向:光子治疗、诊断与仪器、光学分子成像、神经光子学、神经外科和光遗传学、临床技术和系统、激光医学诊治、生物医学光谱学与成像、超分辨显微成像、纳米医学/生物光子学及其应用研究等。
18.其他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