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中国光纤传感大会(OFSC-2023)
分享好友 会议会展

第十一届中国光纤传感大会(OFSC-2023)

2023-08-11~2023-08-1321087合肥市
地址:合肥包河区滨湖新区衡山路1号(近环湖北路)(点击查看地图)
场馆:合肥施柏阁大观酒店会议中心
活动说明

近年来,光纤传感技术在电力、石油、化工、建筑、交通、医疗和环保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尽管如此,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人员仍在继续探索和改进新的光纤传感技术,以提高其应用技术研发及实用化等方面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2023中国光纤传感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将于 2023 年8月11-13日在合肥举办根据国家对于信息及传感领域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我们将总结当前学术研究与产业化的发展情况,并共同探讨我国光纤传感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划。通过大会的举办,我们希望集中展示国内光纤传感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强各科研及研发团队与产业团队、应用方、资本方、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并鼓励年轻优秀人才投身于该领域的创新和实践。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大会的影响力,推动我国光纤传感技术整体研究进展和产业化进程。

徽派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安徽大学
承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
安徽大学光电信息获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联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市光纤传感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安徽至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山东微感光电子有限公司、中天电力光缆有限公司、深圳市飞宇光纤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高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圣德科(上海)光通信有限公司、北京科扬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晧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彼格科技有限公司、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江苏朗普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比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嘉慧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频准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众望达光电有限公司、北京路源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太辰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实科技有限公司、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欧亿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德力光电科技(天津)有限公司、exail(原ixblue)、深圳光朔科技有限公司、全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玻璃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联河光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拓普光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肥脉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江西旭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莞市光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飞博赛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纤传科技有限公司、峰澜科技(绍兴)有限公司
、江苏晶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科锐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闵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光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国FEBUS OPTICS、上海瀚宇光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光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鞍山睿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华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光贝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烟台魔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纳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六九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相和通信有限公司、智地感知(合肥)科技有限公司、睿克光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吉林省吉成超快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光织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康冠世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佰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清华珠三角研究院
专家报告
 分专题程序委员会

第一部分:学术发展系列专题
专题一:微纳结构光纤传感器
主    席:刘艳格  南开大学
               徐   飞  南京大学
共主席:龚    元  电子科技大学
              吕    亮  安徽大学
秘   书:熊毅丰  南京大学
专题二:光纤传感器原理及器件
主   席:江   毅  北京理工大学
              关柏鸥  暨南大学
共主席:杨   军  广东工业大学
              谢尚然  北京理工大学
秘   书:谢尚然  北京理工大学
专题三:新型光纤及应用
主   席:庞拂飞  上海大学
              汪滢莹  暨南大学
共主席:甘久林  华南理工大学
              胡志家  安徽大学
              廉正刚  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秘   书:朱梦实  上海大学
专题四:光纤光栅传感器
主  席:王义平  深圳大学
             张建中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共主席:江俊峰  天津大学
               邓洪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秘   书:刘   申  深圳大学
专题五:光纤分布式传感器
主   席:董永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樊昕昱  上海交通大学
共主席:孙琪真  华中科技大学
              杨智生  北京邮电大学
              王子南  电子科技大学
秘   书:姜桃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
专题六:光纤生物、化学和医学传感器
主   席:杨明红  武汉理工大学
              郭   团  暨南大学
              龚   元  电子科技大学
共主席:廖常锐  深圳大学
              辛洪宝  暨南大学
              张亚男  东北大学
秘   书:杜明辉  暨南大学
第二部分:工程应用系列专题
专题一:光纤传感水下技术及应用
主   席:毕卫红  燕山大学
              孟   洲  国防科技大学  
              邵理阳  南方科技大学
共主席:赵   勇  东北大学
              张文涛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廖然清  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院
              宋章启  南方科技大学
              鲁    平  华中科技大学
秘   书:付兴虎  燕山大学
专题二:光纤传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主   席:刘立海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共主席:樊昕昱  上海交通大学
              李政颖  武汉理工大学
专题三:光纤传感技术在土木工程和环境监测应用
主   席:张   青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董永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共主席:江俊峰  天津大学
              张    丹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政颖  武汉理工大学
              马云宾  国家管网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
秘   书:郝文杰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专题四:光纤传感在智能电网中应用
主  席:张治国   北京邮电大学
             郭经红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传感技术研究所
共主席:张素香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成果与专利中心
              李路明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钟  成   国网河北电力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侯继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信通所
              梁   云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传感技术研究所
              梅   沁   无锡广盈集团物联网分公司
              董永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建中   哈尔滨工程大学
秘   书:周    瑞  北京邮电大学
专题五:激光/光纤传感器安全应急应用
主  席:刘统玉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饶云江  电子科技大学
共主席:康荣学  国家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董小鹏  厦门大学
              杨明红  武汉理工大学
              王海波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煤科院
              甄胜来  安徽大学
秘   书:赵    林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专题六:光纤传感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应用
主   席:余   刚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共主席:饶云江  电子科技大学
              朱  涛  重庆大学
              梁   兴  浙江油田
              陆红军  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
              张宇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何   俊  深圳大学
秘   书:付京会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专题七:光学遥感与光纤传感技术在大气领域中的应用
主   席:刘  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共主席:龚   威  武汉大学
              华灯鑫  西安理工大学
              车慧正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胡斯勒图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陆春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秘   书:刘浩然  安徽大学
议题方向
 方向1 “光纤陀螺技术” Optic Fiber Gyro 

1.1 微纳结构光学陀螺  Micro/nanostructured Optic gyro 

1.2 光纤陀螺新方案和新技术 New scheme and technology for Optic fiber gyro

1.3 光纤陀螺集成技术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for Optic fiber gyro 

1.4 光纤陀螺的可靠性、场试和标准化 Optic fiber gyro Reliability, Field Tests and Standardization

方向2 “新型机理光纤传感器” Novel Fiber Optic Sensing Mechanisms

2.1 微纳结构光纤传感  Micro/nanostructured Fiber-optic Sensors

2.2 光纤生物化学传感 Fiber-optic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Biosensors

2.3 点式光纤传感器 Novel Point based Fiber Optic Sensors 

2.4 分布式传感器 Novel  Sensing  Modalities  for Distributed Sensors 

2.5 新型传感光纤和涂覆材料 New  Fiber  and  Coating  Materials for Sensing  

方向3 “光纤传感系统技术” Fiber Optic Sensor System Technologies

3.1 传感解调系统和技术 Sensor  Interrogation  Systems  and Techniques 

3.2 传感器集成技术 Integrated Technologies for Sensing

3.3 用于传感的光栅及器件 Grating and Component Technologies for Sensing

3.4 传感器复用和大型传感器阵列 Sensor Multiplexing and Large Sensor Arrays

3.5 传感器的可靠性、场试和标准化 Sensor Reliability, Field Tests and Standardization

3.6 传感器/执行器系统及传感网络系统 Sensor/Actuator Systems and Sensor Networks

方向4 “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 Fiber Optic Sensor Applications

4.1 特种光纤、器件及其产业化 Special optical fiber, devi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4.2 光纤传感接入组网与应用技术Optical fiber sensor access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4.3 光纤传感器工程化及系统集成技术 Optical fiber sensor engineering and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y

4.4 光纤传感网关键器件及其产业化Key components of optical fiber sensor network and industrialization

4.5 光纤传感技术在土木工程基础设施监测应用Application of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in civil engineering 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

4.6 光纤传感器在石油、电力等相关行业中的应用与产业化Application of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in civil engineering infrastructure monitoring

4.7 光纤传感器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与产业化(安防、环保等等)The applic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optical fiber sensors in smart cities (secur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投稿指南
投稿链接: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ofs2023.html

截稿时间:2023年7月20日(最后一轮)
中英文稿件兼收,请作者登录网站提交稿件,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收录在会议光盘中。
审稿周期一般为2-3周左右。
录用通知按照投稿时间先后顺序陆续发送,以邮件形式发送至通信作者邮箱。
 
英文稿件:
英文稿件投稿时,需先在会议网站上先提交英文摘要(300-500单词左右),摘要审稿通过后,再去SPIE网站提交全文,SPIE全文提交网址稍后通知。
英文稿件通过审稿后,将被SPIE会议论文集(EI检索)收录。
中文稿件:
中文稿件投稿时,需在会议网站上直接提交稿件全文。
中文稿件通过审稿后,择优推荐至E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若不发表文章:
只申请做口头或张贴交流,请提交摘要和个人简介信息,并在投稿系统的期刊上选择“不发表,仅交流”。

   Abstract-Template.doc
  中文模板.doc
  
会议论文保密审查证明-2023.doc
   SPIE格式要求.doc
  
Poster模板.pptx  海报制作尺寸 80cm x 90cm


论文出版
 SPIE会议论文集 (EI)
会议日程
大会报告

学1


学2

学3
学4

学5

学6


工1

工2
工3
工4
工5
工6-1
工6-2
工7





会议注册
在线注册: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ofs2023.html
注册费:2900元/人,学生2000元/人,
              8月4日之前注册优惠为2700元/人,学生1800元/人

1.在线支付: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在线完成支付。

2.汇款转账: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号:0200296409200177730

汇款时作者请务必注明“姓名+稿件编号”,非作者请注明“OFSC+姓名”,以便核对。会议将提供正规会议费发票。

现场注册地点:
8月11日 10:00——20:00  永乐半山酒店大堂



下载文件
同期活动

同期产品展示

预计有50家单位集中展示光纤传感领域最新的成果及产品,展示范围如下:

1、 光纤传感器及相关系统(光纤光栅、光纤干涉式、分布式、光纤陀螺、水听器等);

2、 光纤传感器相关核心器件(特种光纤、激光源、调制器、探测器、光电子芯片及器件等);

3、 光纤传感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电力、水体海洋、安全应急、油气管网、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4、 光纤传感器相关软件、设计平台,检测仪器及设备,期刊出版物、行业媒体等,其他相关的光电传感器、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等。
其他同期活动

1、《2023中国光纤传感技术及应用蓝皮书》发布会

2、 2023中国光纤传感大会优秀Oral&Poster评选

大会每个专题推荐优秀Oral参加评选活动,设有初评(函评)、现场展示和终评等多种评选机制,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大会现场Poster区域在固定时间现场提问打分,最终评选出5篇优秀Poster大会组建权威的评审团,保障评奖的公平性、权威性和广泛性。大会闭幕式上给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3、 创新技术与项目路演发布会(征集主题、组织者、发布者)

路演发布会聚集光纤传感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需求高层次人才、中小企业企业家、国内投融资机构、各地政府招商部门等,以项目路演的形式,为与会嘉宾和单位搭建精准合作对接服务平台,助力资本赋能光纤传感产业,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4、 揭榜挂帅、需求合作对接会(征集主题、组织者、发布者)

本活动将针对光纤传感领域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应用解决方案等进行榜单、需求征集、发布,通过学会平台吸引有实力的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跨地域、跨团队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5、 光纤传感专场人才招聘会(征集组织者、发布者)

为充分发挥学会及大会平台的人才对接优势,会议期间将设置人才招聘广告位,有招聘需求的单位请联系组委会预约。组委会审核通过后将在会议官网、公众号等平台提前发布招聘信息,并在会议现场安排宣讲时段或摆放招聘海报。

6、 光纤传感技术培训班(征集主题和组织者)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在各领域的不断应用和推广,学会和大会为使广大从事光纤传感的项目管理人员、工程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能准确地了解和使用光纤传感技术,特征集培训相关主题和组织者,促使行业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光纤传感技术并在项目监测中推广。


交通住宿
会议地点:合肥施柏阁大观酒店会议中心——大宴会厅【1-1】
住宿酒店:永乐半山酒店   距会场步行5分钟【2】
                   铂尔曼酒店  距离会场10分钟 【3】
                  美居酒店   距会场步行15分钟【4】
交通:合肥南站 距离 永乐半山酒店 14.7公里,打车25分钟,约30元
           合肥站 距离 
永乐半山酒店 22.1公里,打车35分钟,约50元
地铁:一号线万达城站  距离 永乐半山酒店 1.2公里,步行约18分钟
合肥融创酒店图

微信图片_20230626103432



联系方式

学术专题、参会投稿联系

  琛(中国光学工程学会)022-58168873caochen@csoe.org.cn

曹志刚(安徽大学)1386610756406026@ahu.edu.cn 

产业专题、会议赞助联系

鄂荣鹏(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3001030561erongpeng@csoe.org.cn 

吴许强(安徽大学)13965125932xqwu@ahu.edu.cn 

产品展示、人才招聘联系

鄂荣鹏(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3001030561erongpeng@csoe.org.cn
  灿(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3810630623wagncan@csoe.org.cn 

揭榜挂帅、需求发布、项目路演联系

  泽(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3512832410lize@csoe.org.cn

吴许强(安徽大学)13965125932xqwu@ahu.edu.cn 

培训合作联系

  涵(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5611249456xuhan@cso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