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
快速投稿:
https://b2b.csoe.org.cn/meeting/sensor2025.html
2025年8月22-24日,太原
传感器被誉为现代工业体系的“神经末梢”,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性产业之一,是感知世界之基、万物互联之本。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感器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以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等为代表的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制造、汽车工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为各行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更为我国全面发展工业互联网方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第二届先进传感技术与应用交流会”将于2025年8月22日-24日在太原召开,大会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以技术交流、产业论坛、需求对接、实地调研等形式,共同探讨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及前沿进展,展示我国传感器领域优秀成果案例,加强传感技术的政产学研用政金深度合作,推动我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国家智造强国、质量强国。
指导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联办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极限环境光电动态测试技术与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
宽禁带半导体超越照明材料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办单位(更新中):
杭州玉之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
陈志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 维 中国科学院院士
范国滨 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先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胜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会共主席:
陈 钱 中北大学
蒋亚东 电子科技大学
翁继东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肖连团 太原理工大学
大会执行主席(音序):
蔡新霞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陈 平 中北大学
程建功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樊仲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
王军波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音序):
丑修建 中北大学
何伟基 南京理工大学
刘 吉 中北大学
太惠玲 电子科技大学
王黎明 中北大学
张明江 太原理工大学
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音序):
郭劲宏 上海交通大学
韩 兵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黄行九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李润伟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卢革宇 吉林大学
王 平 浙江大学
熊水东 国防科技大学
张 珽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张国军 中北大学
张广宇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张晓升 电子科技大学
大会组织委员会委员(音序):
李腾腾 中北大学
李 健 太原理工大学
刘军涛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石林林 太原理工大学
姚金杰 中北大学
朱敏杰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朱益志 太原理工大学
投稿须知:
1、投稿网站: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sensor2025.html
2、稿件摘要截稿日期:2025年7月20日(第二轮)
3、中英文稿件兼收,会议稿件由SPIE正式出版,EI核心收录。作者请先登陆会议网站提交稿件摘要,组委会请专家进行审稿,投稿后两个星期内快速答复推荐结果。收到组委会发的录用通知后,再去SPIE网站提交英文版稿件全文。评审为优秀的稿件,组委会可以协助推荐至指定SCI期刊、EI期刊、或核心期刊发表。
4、若不发表文章,只希望做张贴/口头交流。可在投稿系统上传报告摘要即可,题目后注明交流类型(粘贴/口头交流)。
5、合作期刊:PhotoniX、SPIE会议文集(EI)、《红外与毫米波学报》(SCI)、《红外与激光工程》(EI)、《光子学报》(核心)、《光学精密工程》(EI)、《光子学报》(EI)、《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核心)、《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核心)、《Photonic Sensors》(SCI)、《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EI)、《电子科技大学学报》(EI)。
若不发表文章:
只希望做粘贴/口头交流,可在投稿系统上传报告摘要即可,系统中注明交流类型(粘贴/口头交流)。选择参与优秀报告评选的作者也可以在专题交流时选择做口头报告或粘贴交流。
当前,正值光电技术高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时期,学会将充分利用独特资源,以丰富的活动,积极为广大会员搭建平台,相信您一定会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我们热诚欢迎您!
可点击链接https://www.csoe.org.cn/Site/Passport/signup.html,注册会员采集系统,点击“会员申请”,填写个人信息。
请您在采集系统“推荐人”这一栏填写活动名称“传感器”,组委会将协助跟进后续审核等具体事宜。
1、最佳口头交流和海报展示评选
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对科研能力优异者给予表彰鼓励。每个专题组织和推荐出1-2篇的优秀口头报告或张贴海报。
2、2025传感技术与应用成果展
活动旨在全面回顾和展示传感领域的学术成果和与产业链相关的理论、技术、产品的发展。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揭示其生态圈中的薄弱环节,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力支撑,更好促进传感技术及应用领域自身发展和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
本次活动征集和评选近三年内的成果,只面向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团队。根据申请的单位分为“学术”和“产业”两个通道征集。高校和科研院所可通过“学术通道”提交成果信息,企业可通过“产业通道”提交成果信息,每个团队提交成果不超过两项。经形式审查合格的申请,组委会组织领域内专家函评、会评并公布入选结果,入选成果将于大会颁发证书,并提供专区展示和多种形式的重点推介。
联系方式:张伯儒(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3911650484,zhangboru@csoe.org.cn/郭圣(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8710157604,guosheng@csoe.org.cn
3、展览展示
本次传感会议同期展览展示活动,于会议期间举办,汇聚数十家企业与机构,展出前沿传感技术、设备及解决方案。活动含现场演示、商务洽谈与技术交流,助力产业对接。
联系方式:张伯儒(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3911650484,zhangboru@csoe.org.cn/郭圣(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8710157604,guosheng@csoe.org.cn
4、青年/硕博专场
为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激发青年学者的科研热情,支持鼓励各层次青年学者的成长,本次大会由各专题共同组织,在会议期间举办青年学者报告专场并颁发参与证书,并评出优秀报告授予证书,参与方式及相关信息参见下表,专场具体举办时间及安排将另行通知,欢迎广大青年学者积极投稿报名参与。
★说明:青年新星报告专场与各专题口头报告可同时报名参与,要求:两场的报告内容不同。请报名者投稿时注明参与内容,并按照专场与专题的具体要求分别准备;优秀学生报告只可参与一种。
秘书处联系人:
会议负责人:
宁家明(中国光学工程学会)010-83326359,ningjiaming@csoe.org.cn
李腾腾(中北大学)17603418855,litengteng@nuc.edu.cn
参会报告&发票&住宿:
白宇(中国光学工程学会)010-63726007,by@csoe.org.cn
会议赞助、传感技术与应用3年成果展、展览展示:
张伯儒(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3911650484,zhangboru@csoe.org.cn
郭圣(中国光学工程学会)18710157604,guosheng@cso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