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半导体及微纳光电材料
本专题拟研讨面向光电子器件应用的微纳光电子和微电子材料、低维量子结构的外延、合成、物理性质和相关器件等。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光电材料、量子阱、量子点、纳米线结构外延生长与制备,无机有机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有机半导体微纳光电子材料。
专题二: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
本专题介绍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各波段半导体发光与激光器件、光调制器件、光探测器件,光子及光电子集成技术与功能芯片(包括硅基光子集成、混合集成、数字光发射接收芯片、微波光子集成芯片、光传感芯片等),超快电光和极端光探测材料与器件、非线性光子器件、有机光电器件,光纤传感器件等。
专题三:低维光电子材料
本专题研讨二维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墨烯、TMDs、磷烯、锑烯、碲烯、钙钛矿、MXene等)的设计与合成,物理化学性质表征与光电特性调控,以及相关光电子器件(例如可饱和吸收体、高性能光源、光电发射与探测、光调控与调制和光波导等器件)的研发与应用。从学术和产业化视角探讨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最新研究方向,未来发展以及产业化现状与趋势等。
专题四:量子光电子器件、芯片与系统
本专题拟研讨量子光电子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纳米尺度光与物质量子相互作用,纳异质结构特性表征及相关器件物理,光电物理过程中的量子效应,微腔电动力学,自旋量子效应及器件,基于纳异质结构与量子光电子学的各种新型器件(例如如单光子和纠缠光子的发射、制备、传输与探测),量子集成芯片,基于光子的量子传输、计算、模拟系统等。
专题五:超材料与纳米光子学
本专题拟研讨近年来在纳米光子物理和纳米光子材料领域的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光学中的对称性,拓扑光子物理、材料及器件,非厄米和PT光子物理与器件,超构表面光场调控,超构透镜,微腔光子学及器件,非线性超构材料,等离激元纳米激光等理论和技术及其在高分辨成像、大视场显微成像、立体全息技术、高灵敏生物传感与探测等方面的应用。
专题六:微纳光学制造
本专题拟反映微纳光学制造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激光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激光高效制造技术与装备,电子束选区熔化,激光选区烧结,光固化,激光沉积打印等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表面等离子和纳米光子学,超快激光精密加工,超精光学表面加工工艺,复杂光学曲面加工,近场光学微细加工技术,超紫外曝光技术,光学材料熔制,全息光刻技术,光学研磨成型工艺,光学塑料成型技术,光场调控器件制备,光学加工系统设计,光学玻璃模压成型技术,特种光学玻璃和激光晶体制造与加工等。
专题七:微纳传感
本专题拟研讨微纳光学传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微腔传感技术、光学微流传感技术、微纳光子操控技术、微纳光纤传感技术,纳米表面等离子激元传感技术、微纳激光传感技术和生化微纳敏感材料等。
专题八:先进成像
本专题将研讨面向光子学成像中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与新器件的突破。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荧光显微成像(共聚焦、多光子、超分辨),超大视野高分辨成像,跨模态与多模态成像(光声、光电联用、多功能探针等),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高光谱成像,无标记光学成像,大面积高分辨X光透视成像、单光子成像等。
专题九:先进显示
本专题拟反映新型显示关键材料与技术的最近前沿进展。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面向显示的新型发光材料与器件,量子点和纳米发光材料和器件,OLED显示技术、RGB半导体激光材料与器件,激光显示技术,印刷与柔性显示技术、Micro-LED显示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全息显示技术,显示测量技术等。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本专题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可延展、可弯曲的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可穿戴器件,植入式器件,可降解器件,仿生器件,光电神经接口,生物医疗光电子系统,类皮肤传感器、植入式光电探针、可降解传感器等方面相关研究的产业化趋势等。
专题十一:光计算
本专题主要研讨光子计算领域最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光子计算应用场景及需求,光子神经网络与光子伊辛机,光电混合计算系统,光计算芯片体系架构,可重构的光计算芯片网络架构,光计算芯片结构及设计,光计算芯片在线调控技术,光电/全光计算芯片、大规模硅基光计算芯片系统等。
专题十二:能源光电子
本专题拟研讨近年来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及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光催化产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