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时间
-
会议时间:2021年9月10-12日
Postdeadline Paper 截稿:2021年8月30日
会议首页
微纳光学是当前光学学科发展最活跃的前沿之一,结合了光子学与纳米技术的前沿成果,主要优点是能在局域电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许多全新的功能,成为21世纪国家不可或缺的关键科学和技术。微纳光学不仅是光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也是目前新型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光通信、光互联、光存储、传感成像、传感测量、显示、固体照明、生物医学、安全、绿色能源等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学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第五届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交流会”,从应用端和技术端来牵引,结合国防和工业应用,搭建产业链的大平台。旨在为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科技人员和产业应用的团队搭建无缝对接的平台,形成合力,促进微纳光学自身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应用领域的产业发展。
大会主席:
吕跃广 院士 中国工程院 |
罗先刚 院士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大会共主席:
陈良惠 院士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范滇元 院士 深圳大学 |
祝世宁 院士 南京大学 |
徐红星 院士 武汉大学 |
周治平 北京大学 |
大会执行主席:
孙洪波 清华大学 |
仇旻 西湖大学 |
余思远 中山大学 |
邓少芝 中山大学 |
张大伟 上海理工大学 |
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马於光 华南理工大学 |
水玲玲 华南师范大学 |
陈焕君 中山大学 |
刘灵燕 中山大学 |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微纳光电子集成技术专家委员会
联办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师范大学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华南师范大学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大会主席:
吕跃广院士(中国工程院)
罗先刚 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大会共主席:
陈良惠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大会共主席:
陈良惠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范滇元 院士(深圳大学)
祝世宁院士(南京大学)
徐红星 院士(武汉大学)
执行主席:
孙洪波(清华大学)
仇 旻(西湖大学)
余思远(中山大学)
邓少芝(中山大学)
张大伟(上海理工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马於光(华南理工大学)
水玲玲(华南师范大学)
陈焕君(中山大学)
刘灵燕(中山大学)
分专题程序委员会:
专题一:半导体微纳光电材料
主席:
主席:
水玲玲(华南师范大学)
陈焕君(中山大学)
刘灵燕(中山大学)
分专题程序委员会:
专题一:半导体微纳光电材料
主席:
胡文平(天津大学)
牛智川(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程序委员会(音序):
专题二: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程序委员会(音序):
车仁超(复旦大学)
董焕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金一政(浙江大学)
孙艳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魏钟鸣(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喻颖(中山大学)
主席:
蔡鑫伦(中山大学)
戴道锌(浙江大学)
主席:
程序委员会(音序):
丁运鸿(丹麦科技大学)
董建绩(华中科技大学)
甘雪涛(西北工业大学)
王兴军(北京大学)
杨林(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周林杰(上海交通大学)
专题三:低维光电子材料主席:
陈焕君(中山大学)
王建浦(南京工业大学)
主席:
程序委员会(音序):
戴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江天(国防科技大学)
倪振华(东南大学)
彭其明(南京工业大学)
王琳(南京工业大学)
王肖沐(南京大学)
姚道新(中山大学)
专题四:量子光电子器件、芯片与系统主席:
刘进(中山大学)
熊启华(清华大学)
主席:
董建文(中山大学)
李志远(华南理工大学)
主席:
程序委员会(音序):
胡小永(北京大学)
贾晓军(山西大学)
潘安练(湖南大学)
许金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许秀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颜辉(华南师范大学)
张巍(清华大学)
赵悦(南方科技大学)
专题五:超材料与纳米光子学主席:
董建文(中山大学)
李志远(华南理工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陈树琪(南开大学)
程强(东南大学)
李家方(北京理工大学)
宋清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张霜(香港大学)
张顺平(武汉大学)
周磊(复旦大学)
专题六:微纳光学制造主席:
段宣明(暨南大学)
孙洪波(清华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曹耀宇(暨南大学)
崔健磊(西安交通大学)
李欣(北京理工大学)
谢小柱(广东工业大学)
熊伟(华中科技大学)
张永来(吉林大学)
专题七:微纳传感
主席:
程序委员会(音序):
曹耀宇(暨南大学)
崔健磊(西安交通大学)
李欣(北京理工大学)
谢小柱(广东工业大学)
熊伟(华中科技大学)
张永来(吉林大学)
专题七:微纳传感
主席:
袁小聪(深圳大学)
水玲玲(华南师范大学)
主席:
程序委员会(音序):
李昕明(华南师范大学)
李宇超(暨南大学)
罗智超(华南师范大学)
梅霆(西北工业大学)
闵长俊(深圳大学)
宋清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专题八:先进成像主席:
姚保利(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李向平(暨南大学)
主席:
程序委员会(音序):
陈同生(华南师范)
董晓臣(南京工业大学)
付玲(华中科技大学)
屈军乐(深圳大学)
席鹏 (北京大学)
张镇西(西安交通大学)
周建英(中山大学)
专题九:先进显示主席:
彭俊彪(华南理工大学)
杨柏儒(中山大学)
刘川(中山大学)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主席: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主席:
谢曦(中山大学)
张珽(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专题十一:光计算
主席:
程序委员会(音序):
杜学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孔德圣(南京大学)
李舟(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沈国震(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盛兴(清华大学)
主席:
储涛(浙江大学)
何祖源(上海交通大学)
主席:
程序委员会(音序):
陈宏伟(清华大学)
程增光(复旦大学)
董晓文(华为 )
郝沁汾 (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
李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阮智超(浙江大学)
伍剑(北京邮电大学)
项水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张文甲(上海交通大学)
邹卫文(上海交通大学)
专题十二:能源光电子主席:
应磊(华南理工大学)
高平奇(中山大学)
麦文杰(暨南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麦文杰(暨南大学)
程序委员会(音序):
何凤(南方科技大学)
刘烽(上海交通大学)
谭海仁(南京大学)
杨新波(苏州大学)
游经碧(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周二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专家报告
大会报告:
许宁生 院士(复旦大学)-微纳结构电子光子交叉前沿研究探讨
黄维 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产业
张翔 院士(香港大学)-亚波长尺寸的光子学:谐振腔,激光器,和超高密度像素
童利民(浙江大学)-冰单晶微纳光纤
常天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题目待定
专题一:半导体及微纳光电材料
邀请报告(音序):
童利民(浙江大学)-冰单晶微纳光纤
常天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题目待定
专题一:半导体及微纳光电材料
邀请报告(音序):
付红兵(首都师范大学)-有机微纳晶微腔激光:材料设计、光物理研究与器件探索(Keynote)
张浩力(兰州大学)-有机微螺旋激光(Keynote)
赵永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微纳激光材料与器件(Keynote)
车仁超(复旦大学)-Ⅲ-Ⅴ族半导体多层膜微结构与光电性质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李寒莹(浙江大学)-长程有序本体异质结及其光电器件
李兰(西湖大学)-新型柔性集成光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
刘烽(上海交通大学)-高效率多尺度有机薄膜光伏电池
邱枫(西湖大学)- 1GHz 电致可调超表面
Richard Noetzel(华南师范大学)- InGaN nanowires on pyramid-patterned Si: Multi-color light emission and anti-reflection structures
尚向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自组织InAs量子点量子发光的近场调控与测量
汤庆鑫(东北师范大学)-题目待定
万相见(南开大学)- A-D-A结构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喻颖(中山大学)- GaAs基量子点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及微纳光源器件研究
张春峰(南京大学)-有机光电转换激发态动力学研究
朱洪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高亮度半导体激光整形及合束技术
专题二: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
邀请报告(音序):
施炜(加拿大 Laval大学)-硅基光子器件与系统(Keynote)
肖希(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超高速硅基光电子器件及集成(Keynote)
肖云峰(北京大学)-纳米波导传感研究(Keynote)
崔艳霞(太原理工大学)-基于MIS隧道结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冯俊波(联合微电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刘柳(浙江大学)-硅基铌酸锂薄膜光电子器件
马小松(南京大学)- On-chip single-photon quantum technology
强晓刚(军事科学院)-集成光学通用量子漫步模拟芯片及应用
田永辉(兰州大学)-基于氮化硅-铌酸锂混合集成平台的光模式及偏振复用器
谢臻达(南京大学)-基于铌酸锂薄膜波导的高亮度时间-能量纠缠光源
徐科(哈尔滨工业大学)-片上相位梯度型超构透镜及应用
王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SOI基片上光源与多波长可集成频梳激光器
张斗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薄膜器件在显微成像与传感中的应用
张文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集成微腔光频梳及应用
专题三:低维光电子材料
特邀报告(音序):
王建方(香港中文大学)-表面等离激元纳米颗粒:从贵金属到非贵金属 (Keynote)
王娜娜(南京工业大学)-低维金属卤化物发光二极管(Keynote)
别亚青(中山大学)-基于二维材料的片上集成光源和探测器
陈晓龙(南方科技大学)-磷基半导体中红外发光器件
黄晓(南京工业大学)-二维材料异质结的溶液法制备与界面调控
江天(国防科技大学)-石墨烯及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异质结构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超快耦合机理与荧光能谷调控
李强(浙江大学)-微纳热辐射调控及应用
廖志敏(北京大学)-低维狄拉克光电材料
刘晓泽(武汉大学)-二维半导体强耦合机制下的非线性谷声子散射
王琳(南京工业大学)-二维超薄杂化钙钛矿的微纳制备和光电特性
王笑(湖南大学)-二维范德华异质结可控构筑与载流子行为调控研究
晏湖根(复旦大学)-少层黑磷层间相互作用的调控
杨晓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二维极化激元及其增强红外光谱
赵伟杰(东南大学)-二维半导体中的瞬态光学非线性效应
郑小睿(西湖大学)-基于扫描探针的微纳加工技术及其在二维半导体器件中的应用
专题四:量子光电子器件、芯片与系统
邀请报告(音序):
陆朝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题目待定(Keynote)
薛鹏(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非厄米量子行走中的拓扑性质(Keynote)
张巍(清华大学)-硅光量子芯片-走向全功能集成(Keynote)
陈学文(华中科技大学)-片上耦合全同单光子源和复合量子结点
董春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腔光学频率梳的研究
方伟(浙江大学)-光纤集成高亮度单光子源
李峰(西安交通大学)-各向异性光学微腔中的非厄米奇异点
申恒(山西大学)-基于集成原子系综芯片的压缩增强磁力计
石磊(复旦大学)-利用动量空间光谱实现光学量测
姚佰承(电子科技大学)-功能化微腔光学频率梳:激发与调控
张俊(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金刚石和hBN中的缺陷态发光
张青(北京大学)-钙钛矿半导体激子极化激元及微纳激光
周强(电子科技大学)-量子信息传输与中继技术的研究进展
周宗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远程量子通信:量子U盘与量子中继
邹长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集成光子芯片的频率转换
专题五:超材料与纳米光子学
邀请报告(音序):
刘辉(南京大学)-基于合成维度空间设计的拓扑光学结构(Keynote)
周磊(复旦大学)-超构表面研究进展(Keynote)
邹炳锁(广西大学)-稀磁半导体纳米结构中的纳米光子学响应(Keynote)
黄玲玲(北京理工大学)-超颖表面光场调控和全息显示
黄学勤(华南理工大学)-二维声学拓扑绝缘体
李贵新(南方科技大学)-非线性光学超构表面与波束调控
李涛(南京大学)-基于超构表面的光场调控与集成成像
李向平(暨南大学)- Harnessing twisted photons in nanophotonic multiplexing
马仁敏(北京大学)-拓扑激光器
任希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拓扑保护量子干涉与量子模拟
孙树林(复旦大学)-基于超构表面的高效率近场波前及矢量光场调控
肖孟(武汉大学)-非Γ点合并的连续区束缚态
肖淑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介质超构表面及其器件
张顺平(武汉大学)- Near-field chirality of electromagnetic surface waves
周林(南京大学)-金属微纳结构中的耦合物理效应与光谱调控
专题六:微纳光学制造
邀请报告(音序):
程亚(华东师范大学)-铌酸锂光子芯片(Keynote)
刘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新型激光直写技术及其在微纳加工中的应用(Keynote)
张壁(南方科技大学)-有序化砂轮的激光制造(Keynote)
邹贵生(清华大学)-基于超快激光制造的微纳器件纳米连接与封装(Keynote)
陈烽(西安交通大学)-基于时频转换的压缩超快时间光谱成像技术
管迎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快激光微纳制造与多功能表面
冀然(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微纳光学器件生产中纳米压印产业化应用
李晓炜(北京理工大学)-飞秒激光时空整形微纳加工方法及应用
龙江游(广东工业大学)-过渡族金属盐溶液中的非线性光吸收现象及其在激光微加工中的应用
王文君(西安交通大学)-多场景微纳尺度精准可控复眼成型技术及功能调控
吴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场调制的飞秒激光微加工及基础应用
张永来(吉林大学)-激光仿生制造
赵吉宾(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难加工材料与难加工结构的微水束流导引激光高效加工技术
周时凤(华南理工大学)-多组分玻璃光纤的微结构控制与光子学应用
专题七:微纳传感
邀请报告(音序):
董振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谱成像(Keynote)
程振洲(天津大学)-中红外硅基/锗基集成光学器件和应用
丁卫强(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力与光操控研究:从自由空间到微纳结构
郭团(暨南大学)-光纤生物与新能源传感研究
菅傲群(太原理工大学)-共振光隧穿效应:原理与应用
雷党愿(香港城市大学)-光学纳腔物理特性及在手性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雷铭(西安交通大学)-全息光镊的轴平面捕获与实时成像
林琳涵(清华大学)热镊操控技术与应用
刘文博(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激光在神经外科创新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孙琪真(华中科技大学)-功能材料复合的高灵敏微纳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
唐水晶(北京大学)-微纳光学增强的生物传感检测
王枫秋(南京大学)-低维材料载流子动力学调控与器件应用
王绪化(浙江大学)-交叉科学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
徐挺(南京大学)-基于偏振控制的多功能介质超构表面及应用研究
杨军(广东工业大学)-分布式光纤偏振测试与标校技术及应用
杨奕(武汉大学)-光流控集成系统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
专题八:先进成像
邀请报告(音序):
匡翠方(浙江大学)-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方法及系统(Keynote)
李鹏程(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散斑生物功能成像(Keynote)
付玲(华中科技大学)-活体光学显微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
郜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超分辨相位/荧光成像技术及应用
贺号(上海交通大学)-飞秒激光对钙通道与钙信号的调控技术及其应用
李步洪(福建师范大学)-单线态氧发光成像及其应用
李浩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活细胞计算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李婷(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Noninvasive optical monitoring and modulation in deep tissue: from bench to clinics
梁浩文(中山大学)-极小尺度远场光学成像的所见与所得
刘成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高速光声成像技术及应用
刘丽炜(深圳大学)-多模态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钱志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肿瘤微波热消融近红外实时疗效评估技术
司徒国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Physics-enhanced deep neural networks for computational optical imaging
田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光声断层成像
张朝阳(西安交通大学)-电磁诱导光晶格中光波动力学的相干调控
詹求强(华南师范大学)-调控上转换荧光实现低光强超分辨成像技术
专题九:先进显示
邀请报告(音序):
狄大卫(浙江大学)-高效率钙钛矿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激发态管理
付东(广东聚华公司)-印刷显示技术及其产业链
龚政(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氮化镓基Micro-LED材料、显示芯片及若干应用
兰林锋(华南理工大学)-稀土掺杂氧化物半导体的光电机制
刘川(中山大学)-具有微纳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研究
刘召军(南方科技大学)- Multi-functional Micro-LED Devices for Advanced Displays and Beyond
陆建钢(上海交通大学)-高光效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研究
马东阁(华南理工大学)- Highly efficient OLEDs based on AIEgens
宁洪龙(华南理工大学)-溶液法钨系电致变色薄膜与器件研究
苏仕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分子的跃迁偶极取向调控及其对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
王恺(南方科技大学)-高效率无镉蓝光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严群(福州大学)-MicroLED显示技术的进展和挑战
杨柏儒(中山大学)-电子纸科技与物联网显示
袁明鉴(南开大学)-准二维钙钛矿电致发光器件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邀请报告(音序):
程建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荧光效应的‘光子鼻’研究(Keynote)
蒋兴宇(南方科技大学)-和人体完全相容的微纳米可穿戴器件的合成(Keynote)
陶光明(华中科技大学)-分级形态结构的零能耗光学超材料制冷织物(Keynote)
高航(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光纤薄膜微纳超声传感器件在可穿戴医学成像的应用探索
李舟(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自驱动电子医疗器件和电刺激治疗
刘楠(北京师范大学)-石墨烯基电子皮肤的制备及其在电生理信号采集的应用
刘志远(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柔软可拉伸导电薄膜的实现方法及微裂纹法的利弊
盛兴(清华大学)-面向神经调控的植入式微纳光电器件
石波璟(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仿生柔性可穿戴传感器件
王丽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柔性仿生电子器件
谢曦(中山大学)-微介入式生物传感
谢燕楠(南京邮电大学)-无线自驱动传感器及其在可穿戴健康监测的应用
杨亚(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复合与耦合纳米发电机
专题十一:光计算
邀请报告(音序):
裴丽(北京交通大学)-低功耗光子加速芯片关键技术研究(Keynote)
沈亦晨(曦智科技)- Application of Silicon Photonics in Statistical Computing(Keynote)
白冰(光子算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光学AI芯片的工程化进展与产品定位
柴杨(香港理工大学)- Near-/in-sensor computing for neuromorphic machine vision
戴一堂(北京邮电大学)-面向集成的微波光子时频处理
董建绩(华中科技大学)-光计算发展简史
黄超然(香港中文大学)-光神经网络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李念强(苏州大学)-基于激光器动力学储备池的图像识别研究
刘晓平(上海科技大学)-硅基片上衍射光神经网络
石暖暖(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串行光子神经网络智能加速器
项水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类脑计算与光脉冲神经网络:理论、器件与算法
王伟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信息科学研究院)-面向深度学习应用的光计算芯片技术
张文甲(上海交通大学)-正交空间光子伊辛机
张紫阳(西湖大学)-针对光学复传输矩阵的高效设计及其在全光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邹卫文(上海交通大学)-面向信号和信息处理的智能光电融合集成技术
专题十二:能源光电子
邀请报告(音序):
韩宏伟(华中科技大学)-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从基础到应用(Keynote)
王朝晖(清华大学)-分子基纳米碳的精准合成(Keynote)
魏志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形貌调控与大面积柔性器件(Keynote)
张晓丹(南开大学)- 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onolithic Perovskite/Silicon Tandem Solar Cells(Keynote)
阚志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形貌调控及光伏性能研究
李东栋(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基于金属氧化物/晶体硅钝化接触太阳电池的稳定性和载流子选择性研究
李韦伟(北京工业大学)-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麦耀华(暨南大学)-全无机钙钛矿太阳电池与组件
宋金生(河南大学)-非平面骨架在有机光伏受体材料中的应用
钟宇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聚合物/非富勒烯异质结中的光物理
周二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电压有机光伏电池的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
朱晓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N-型有机光电材料及高效能源转换器件
议题方向
专题一:半导体及微纳光电材料
本专题拟研讨面向光电子器件应用的微纳光电子和微电子材料、低维量子结构的外延、合成、物理性质和相关器件等。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光电材料、量子阱、量子点、纳米线结构外延生长与制备,无机有机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有机半导体微纳光电子材料。
专题二: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
本专题介绍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各波段半导体发光与激光器件、光调制器件、光探测器件,光子及光电子集成技术与功能芯片(包括硅基光子集成、混合集成、数字光发射接收芯片、微波光子集成芯片、光传感芯片等),超快电光和极端光探测材料与器件、非线性光子器件、有机光电器件,光纤传感器件等。
专题三:低维光电子材料
本专题研讨二维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墨烯、TMDs、磷烯、锑烯、碲烯、钙钛矿、MXene等)的设计与合成,物理化学性质表征与光电特性调控,以及相关光电子器件(例如可饱和吸收体、高性能光源、光电发射与探测、光调控与调制和光波导等器件)的研发与应用。从学术和产业化视角探讨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最新研究方向,未来发展以及产业化现状与趋势等。
专题四:量子光电子器件、芯片与系统
本专题拟研讨量子光电子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纳米尺度光与物质量子相互作用,纳异质结构特性表征及相关器件物理,光电物理过程中的量子效应,微腔电动力学,自旋量子效应及器件,基于纳异质结构与量子光电子学的各种新型器件(例如如单光子和纠缠光子的发射、制备、传输与探测),量子集成芯片,基于光子的量子传输、计算、模拟系统等。
专题五:超材料与纳米光子学
本专题拟研讨近年来在纳米光子物理和纳米光子材料领域的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光学中的对称性,拓扑光子物理、材料及器件,非厄米和PT光子物理与器件,超构表面光场调控,超构透镜,微腔光子学及器件,非线性超构材料,等离激元纳米激光等理论和技术及其在高分辨成像、大视场显微成像、立体全息技术、高灵敏生物传感与探测等方面的应用。
专题六:微纳光学制造
本专题拟反映微纳光学制造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激光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激光高效制造技术与装备,电子束选区熔化,激光选区烧结,光固化,激光沉积打印等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表面等离子和纳米光子学,超快激光精密加工,超精光学表面加工工艺,复杂光学曲面加工,近场光学微细加工技术,超紫外曝光技术,光学材料熔制,全息光刻技术,光学研磨成型工艺,光学塑料成型技术,光场调控器件制备,光学加工系统设计,光学玻璃模压成型技术,特种光学玻璃和激光晶体制造与加工等。
专题七:微纳传感
本专题拟研讨微纳光学传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微腔传感技术、光学微流传感技术、微纳光子操控技术、微纳光纤传感技术,纳米表面等离子激元传感技术、微纳激光传感技术和生化微纳敏感材料等。
专题八:先进成像
本专题将研讨面向光子学成像中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与新器件的突破。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荧光显微成像(共聚焦、多光子、超分辨),超大视野高分辨成像,跨模态与多模态成像(光声、光电联用、多功能探针等),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高光谱成像,无标记光学成像,大面积高分辨X光透视成像、单光子成像等。
专题九:先进显示
本专题拟反映新型显示关键材料与技术的最近前沿进展。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面向显示的新型发光材料与器件,量子点和纳米发光材料和器件,OLED显示技术、RGB半导体激光材料与器件,激光显示技术,印刷与柔性显示技术、Micro-LED显示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全息显示技术,显示测量技术等。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本专题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可延展、可弯曲的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可穿戴器件,植入式器件,可降解器件,仿生器件,光电神经接口,生物医疗光电子系统,类皮肤传感器、植入式光电探针、可降解传感器等方面相关研究的产业化趋势等。
专题十一:光计算
本专题主要研讨光子计算领域最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光子计算应用场景及需求,光子神经网络与光子伊辛机,光电混合计算系统,光计算芯片体系架构,可重构的光计算芯片网络架构,光计算芯片结构及设计,光计算芯片在线调控技术,光电/全光计算芯片、大规模硅基光计算芯片系统等。
专题十二:能源光电子
本专题拟研讨近年来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及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光催化产氢等。
投稿指南
Postdeadline Paper投稿开始:8月23日
Postdeadline Paper投稿截止:8月30日
Postdeadline Paper投稿链接: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MOTA2021.html,请“首选期刊”选择“Postdeadline”。
请作者登陆会议网站提交文章。投稿后两个星期内快速答复推荐结果。
若希望文章推荐到会议合作期刊发表,截止日期前提交文章全文到投稿系统。收到组委会发的录用通知后,请按通知要求将文章全文提交至各支持期刊网站,由期刊编辑部审核录用后正式发表。
若希望文章发表在SPIE文集(EI收录),截止日期前提交英文摘要即可。会后提交英文全文,会后半年左右全文可在EI数据库检索到。
若不发表文章,只希望做粘贴/口头交流,可在投稿系统上传报告摘要即可,系统提交时期刊请选择“仅交流不发表”。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MOTA2021.html,最后一轮截止时间:2021年7月31日。
录用通知发放: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MOTA2021.html,最后一轮截止时间:2021年7月31日。
SPIE全文链接:https://spie.org/submissions/submit/overview.aspx?EventId=2604807,截止时间:2021年9月30日。
SPIE全文格式要求:https://spie.org/conferences-and-exhibitions/authors-and-presenters/format-your-manuscript-multimedia-files-and-references
SPIE全文格式要求:https://spie.org/conferences-and-exhibitions/authors-and-presenters/format-your-manuscript-multimedia-files-and-references
录用通知发放:
所有投稿录用结果已全部邮件通知完成,若没有收到组委会录用通知的投稿作者及时联系组委会查询。
口头交流:日程中有口头报告安排的作者请提前准备PPT文件。报告语言中文,时间10分钟。
粘贴交流:9月10日下午将海报张贴到poster区,粘贴交流时间是9月11日13:00-13:30;粘贴海报要求:尺寸为:高90cm,宽80cm,需打印成彩色,海报内容需标注稿件编号。具体模板请见附件。 海报模板.pptx
论文出版
合作期刊:
Science Bulletin (SCI) Opto-Electronic Advances (SCI) Photonic Sensors (SC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 Chinese Physics B (SCI) Acta Physica Sinica (SCI, EI) Electronics (SCI) PhotoniX InfoMat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SCI) 红外与激光工程(EI) 光学精密工程(EI) 光子学报(EI)中国光学(EI) 半导体学报(ESCI,EI) Journal of Advanced Dielectrics(ESCI) 光电工程 光通信研究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物理
会议日程
2021年9月10日 会议注册
2021年9月11日上午 大会开幕式+大会报告
会议注册
请登录: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MOTA2021.html 在线注册报告。会议费2606元/人。
汇款时作者请务必注明“姓名+稿件编号”,非作者请注明“微纳+姓名”
汇款时作者请务必注明“姓名+稿件编号”,非作者请注明“微纳+姓名”
汇款信息: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户 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账 号:0200296409200177730
企业赞助
赞助企业:
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筱晓(上海)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德竹芯源科技有限公司,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洋光学亚洲公司_Ocean Insight Asia,杭州谱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安扬激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微纳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QUANTUM量子科学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南京博森科技有限公司,东方闪光(北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德信科技有限公司,锐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捷动精密(深圳)有限公司,南京迈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拓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拓普光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法国Amplitude公司,广州誉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脉动科技有限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美国相干公司,芷云光电(上海)有限公司,Park原子力显微镜,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长沙麓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东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恒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苏黎世仪器、宁波舜宇奥来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欧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瞬辉科技有限公司、纳瑟(上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镇江蓝箭电子有限公司
第五届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交流会-赞助方案.pdf
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筱晓(上海)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德竹芯源科技有限公司,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洋光学亚洲公司_Ocean Insight Asia,杭州谱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安扬激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微纳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QUANTUM量子科学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南京博森科技有限公司,东方闪光(北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德信科技有限公司,锐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捷动精密(深圳)有限公司,南京迈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拓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拓普光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法国Amplitude公司,广州誉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脉动科技有限公司,纳糯三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美国相干公司,芷云光电(上海)有限公司,Park原子力显微镜,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长沙麓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东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恒商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苏黎世仪器、宁波舜宇奥来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欧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瞬辉科技有限公司、纳瑟(上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镇江蓝箭电子有限公司
第五届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交流会-赞助方案.pdf
同期活动
微纳光学细分领域人才招聘平台
会议组织微纳光学细分领域的专项人才招聘平台(CSOE-job)。主要面向国内外院校的博硕士研究生、青年学者、有工作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和研发人员等。用人单位包括国内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形式包括宣讲、海报展示和对接洽谈。
详细岗位信息: 微纳光学细分领域人才招聘平台.pdf
详细岗位信息: 微纳光学细分领域人才招聘平台.pdf
产业论坛:新兴铌酸锂光电技术与应用
主席:祝世宁 院士(南京大学) 黄卫平(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程亚(华东师范大学)
时间:9月10日 14:00-18:00
内容:
铌酸锂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电功能材料,在非线性、电光、压电、介电等方面所表现的特性和优势以及它极佳的化学稳定性,使得它长期以来不仅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一批基础性重大研究成果,也为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许多关键应用技术和器件。在传统的集成光学领域,铌酸锂光波导采用钛扩散或离子交换工艺控制折射率分布,光学器件的尺寸较大,对光场的控制能力有限。最近几年兴起的铌酸锂薄膜和采用新的微加工技术制备的薄膜脊形波导,通过提高折射率衬度实现了对光场的强约束,从而大大减少了片上光学器件的尺寸和增强了对光场的控制能力。基于这些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新型光电子器件和集成系统的创新大量涌现,开启了铌酸锂光电子学技术和应用的新纪元。
本论坛将邀请和汇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学者、专家以及企业和投资界人士,围绕铌酸锂新兴科学技术和产业应用进行系统深入的交流和互动。论坛将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聚焦科学研究,下半场偏重产业应用。论坛将邀请若干该领域学者和行业专家做引导性发言和介绍,也安排互动交流环节,供与会者一起参与讨论,发表见解。论坛希望通过跨界交流和碰撞,融合学术与产业信息与知识,推动学术与产业合作与共赢。
日程: 新兴铌酸锂光电技术与应用论坛-日程.pdf
日程: 新兴铌酸锂光电技术与应用论坛-日程.pdf
交通住宿
酒店信息:
广州日航酒店(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观路1961号)
住宿信息:
合作酒店:广州日航酒店(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观路1961号),550元/间•天
预订方式:020-66318888转预订部,报“微纳会议”。房间数量有限,请从速预订。
交通信息:
距白云国际机场50公里,约50分钟车程
距广州东站14公里,约30分钟车程
距广州南站36公里,约60分钟车程
联系我们
大会秘书处:
蔡方方,中国光学工程学会:cai_ff@csoe.org.cn 电话:010-63726007
刘灵燕,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oemta@mail.sysu.edu.cn 电话:020-84110691
冯春华,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话 020-39943310
王婧,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oemte@mail.sysu.edu.cn 电话:020-39943212
戴道锌,浙江大学:dxdai@zju.edu.cn 电话:0571-88206516-215
戴道锌,浙江大学:dxdai@zju.edu.cn 电话:0571-88206516-215
郭进,联合微电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phenixgj@hotmail.com 电话:0551-65391125
组委会联系方式:
会议报名:蔡方方,cai_ff@csoe.org.cn 电话:010-63726007
企业赞助:郭圣,guosheng@csoe.org.cn 电话:010-83739883
往届回顾
MOTA 2017: http://old.csoe.org.cn/meeting/MOTA2017/
MOTA 2018: http://old.csoe.org.cn/meeting/MOTA2018/
MOTA 2019: https://b2b.csoe.org.cn/meeting/show-52.html
会员申请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