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报告】量子眼——单光子探测器

   2023-12-26 8300
核心提示:【特邀报告】量子眼——单光子探测器

收录于话题

#特邀报告

一、 前  言

随着人类对量子世界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实验科技的进步,量子态产生、调控及探测能力也逐渐得到增强,以此为基础的量子信息技术成为本世纪初的科技和产业热点,并被称为“第二次量子革命”。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类认识最为全面的波段,光子也是最易产生、操控、传输及探测的量子态载体之一。因此,光量子信息技术在量子信息技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光量子信息中信息的载体是单个光子。因此,单光子探测器(SPD: Single photon detector)就成为光量子信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


目前主流的单光子探测技术包括光电倍增管(PMT: Photomultiplier Tube)、半导体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Avalanche Photodiode)以及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SPD: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 photon detector/superconducting strip photon detector)三种。

二、光电倍增管(PMT)

PMT是基于外光电效应和二次电子发射效应的一种SPD。光子被光阴极吸收后,光阴极激发出光电子;光电子进入倍增系统通过进一步的二次发射得到倍增放大,多级倍增之后产生的大量电子到达阳极形成可测量的电脉冲信号。PMT主要工作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区,具有响应快速、成本低、阴极面积大等优点。与其它几类SPD相比,光敏面大是它最为独特的优势,典型尺寸可以从几毫米到几百毫米不等,特别适合于大光敏面需求的应用领域,目前最大的PMT可达20英寸。比如日本滨松是国际PMT的主要提供商,它提供的PMT已经应用于神冈中微子探测实验中,成果获得两项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我国北方夜视等单位自主研发的20英寸PMT也逐渐成熟,并且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和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大量使用。

三、半导体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APD利用半导体的内光电效应实现了单光子探测。给光电二极管较高的反向偏置电压后,利用雪崩击穿效应,可在APD中获得数百乃至上千倍的内部电流增益,通常又被称为SPAD(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SPAD使用的材料不同,可以分别工作在可见光(Si材料)或近红外(InGaAs/InP材料)波段。SPAD具备体积小、集成度高的优势,已成为一种主流的SPD技术,并在激光测距、分布式传感、弱光成像、高速光电分析仪器、无线光通信以及量子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际上已经有多家商业公司提供SPAD及基于SPAD阵列的相机产品,比如Excelitas、ID Quantique、MPD等。我国中电44所和中科大等单位合作,已经掌握近红外波段高性能SPAD芯片及其相关电路技术,自研SPAD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量子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四、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SPD)

SSPD利用微纳尺度的超导材料相变实现量子极限灵敏度光探测,在可见及近红外波段均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单光子探测能力。目前SSPD的探测效率已接近1,并且在光量子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SSPD主要研究单位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和天津大学等。我国SSPD研发实力已全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在量子信息等领域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提供了核心探测器支撑。比如作者所在的上海微系统所团队已经掌握了SSPD材料生长、器件设计与工艺、低温系统集成等全链条技术,研发的SSPD在光纤通信1550 nm波长最高系统探测效率达到98%,最低暗计数达到1 cps以下,达到了世界最好水平。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相关团队已依托上海微系统所孵化了赋同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SSPD技术产品化,改变了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产品的现状。五年来,已经为国内用户提供逾百台高性能SNSPD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逾七成,成为了光电领域高端科研仪器国产化的典范。

图1 上海微系统所研制的双层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示意图

本世纪SPD发展的最强大的需求牵引来自于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InGaAs APD由于其体积小、集成度高,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量子通信中,包括京沪量子通信干线和全球首颗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但是其存在着探测效率有限、暗计数高等不足,短期内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而SNSPD具有高探测效率、低暗计数、高速度等优势,受到了量子信息领域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必须使用4 K甚至更低温度的制冷机,使得大规模应用受限。但是,作为一种高端科研仪器,SSPD已经成为量子信息前沿科学实验中的强大工具。2014年以来,潘建伟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利用SSPD多次创造了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距离世界纪录;近年来,全球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的距离不断创造新纪录几乎都是使用SSPD实现的。在光量子计算领域,2020年潘建伟院士团队报道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成果,实现了“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使得中国成功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九章”中一项核心技术就是100个高效率SSPDs。在2021年的“九章2.0”中,SNSPD数量增加至144个,探测器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图2 “九章”光量子计算机中使用的一台超导单光子探测系统

除了量子通信和光量子计算以外,SPD也给大量弱光探测领域带来众多颠覆式创新。2013年美国NASA的LLCD项目利用地面基站的高速SSPD阵列,首次实现了绕月轨道卫星和地球之间的直接光通信,最高速度达到622 Mbps,被誉为空间光通信的里程碑。NASA正在实施的火星探测DSOC项目中将继续采用SSPD技术。2019年我国天琴计划中月球激光测距采用了多通道SSPD达到了厘米级分辨率。2021年,中科大窦贤康、夏海云团队基于SSPD发明了一种单光子探测自由空间区段光谱遥感技术,实现了自由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半重水有距离分辨率的光谱遥感分析。2021年,中科大潘建伟、徐飞虎团队利用InGaAs SPAD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为远距离目标识别、对地观测等领域应用开辟新道路。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弱光探测都仅使用了SPD的光子计数功能,光的量子态信息尚未得到利用。未来如果能够在应用中利用光的量子态信息,将有望进一步增加信息维度,使得真正的量子雷达和量子成像成为可能,为军事等应用带来变革性技术。

五、 小  结

随着量子信息等领域研发和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SPD的需求仍会进一步增长,同时对更高性能的SPD以及国产化SPD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传统的非超导单光子探测器性能相对比较成熟,但是探测效率等性能指标提升空间有限、性价比和像素数量不足等仍是其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对于SSPD,一方面极限性能指标(极限效率、极低噪声、极高速度、极低抖动、光子数分辨能力等)仍然在科研领域存在明确的需求,另外一方面,两项或多项指标同时实现的高综合性能指标SSPD仍存在很多技术挑战。可以说,高性能SSPD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量子信息技术实验科学的发展进程。然而,多项配套技术,包括低温制冷机、恒温器、低温电子学等,其技术成熟度和SWaP仍无法满足大规模应用的需求,并对其产业化的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不管如何,在量子信息等领域的呼唤下,单光子探测器的春天已经到来。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尤立星)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津航光电最新动态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邮箱:qingbaozu8358@sina.com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津航光电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信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