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时间
-
最终截稿日期:11月1日
会议时间:11月13-15日
无论有无投稿,均欢迎参会
会议首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空天领域技术创新链和服务应用链的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促进空天科学、技术与应用创新和动态光学细分领域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定于11月13-15日在兰州召开第五届未来空间科学与技术大会。大会将汇聚本领域领军专家和骨干团队,聚焦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需求,为各研究机构搭建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会议公开非密。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空间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
太空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真空技术与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办单位:
天基综合信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微小型航天器快速设计与智能集群全国重点实验室
目标认知与应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天基智能信息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太空安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导航与时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大会主席:
周志成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江碧涛院士,中国工程院
李得天院士,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黄 维院士,西北工业大学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空间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
太空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真空技术与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办单位:
天基综合信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微小型航天器快速设计与智能集群全国重点实验室
目标认知与应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天基智能信息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太空安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导航与时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专家报告
专题一、复杂异构巨星座系统技术
专题二、空间微波通信与频谱感知
专题三、空天系统快速设计与智能控制
专题四、智能化空天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
专题五、空天智能感知新技术
专题主席:
汪勃,天基综合信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专题共主席:
刘付成,上海交通大学
议题方向:
虚拟巨星座系统架构技术
巨星座网络互联技术
巨星座融合应用技术
巨星座指控及复杂多任务协同技术
巨星座数实共生仿真验证技术
拟定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汪勃,天基综合信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局弱链接新型传输系统总体构想
刘付成,上海交通大学——大规模星座智能自主控制控制系统发展与展望
仲小清,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复杂异构巨星座时空同步问题与探讨
肖晶,武汉大学——巨型遥感星群时空智能服务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世杰,银河航天——低轨异构巨型星座组网技术与融合服务新范式
刘立祥,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异构巨星座智能化组网体系与技术
仇林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大规模星座自主任务规划与仿真验证
专题二、空间微波通信与频谱感知
专题主席:
谭小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专题共主席:
李砥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李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议题方向:
空间微波通信系统技术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
空间电磁频谱感知与处理技术
空间高速数传技术
空间微波通信前沿交叉融合技术
6G天地一体化融合技术
极低轨卫星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应用技术
拟定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周钠,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从互联网+到AI+,空间通信系统发展展望
徐常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大规模卫星网络激光微波融合通信技术
王显煜,空间微波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极低轨.高频次.强连接—超低轨卫星通信体系构想
王大伟,西北工业大学——深度学习驱动的智能感知与可靠通信
朱立东,电子科技大学——面向6G的卫星互联网接入技术
孔德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聚合物基太赫兹柔性波导、无源器件及其应用探索
周小林,复旦大学——无线信号处理、6G空天地网络设计
郑通兴,西安交通大学——可重构智能天线赋能的无线安全通信技术
王丹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域电磁频谱智能感知与应用
专题三、空天系统快速设计与智能控制
专题主席:
张泽旭,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题共主席:
崔玉福,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张永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议题方向:
航天器快速设计理论与方法
航天器柔性系统构建与快速部署
空间目标在轨智能感知与理解
航天器协同控制与智能博弈
航天器自主任务分配与决策
拟定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贾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航天柔性展开系统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吴云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面向并发任务的大规模星座分级路由规划
崔玉福,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刘质加,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面向极限约束的卫星机械总体智能设计与数字化实践
靳永强,航天科技八院805所——自主智能态势感知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王学谦,清华大学——面向在轨服务的空间具身智能技术
崔祜涛,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规模卫星对地观测任务天基协同决策
叶东,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器轨道博弈决策方法研究进展
赵晓峰,航天科技二院二部——关于空间自主决策的思考
郑文,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基于AI+MBSE的卫星自动化设计研究
谢海润,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大模型智能体在卫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张文秀,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人工势场引导的多星协同安全强化学习策略优化方法
张诚溪,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考虑定位效果的多目标观测任务分配方法
韩宏伟,北京理工大学——空间群目标协同意图智能识别与博弈决策
安琪儿,西北工业大学——天基空间态势感知技术解析与应用
刘欣怡,武汉大学——多源遥感数据实景三维建模技术与应用
专题四、智能化空天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
专题主席:
付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余晓刚,卫星信息智能处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专题共主席:
田菁,卫星信息智能处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孙显,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陈亮,北京理工大学
万刚,卫星信息智能处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议题方向:
遥感智能基础模型
空天遥感数据智能处理
空天遥感信息挖掘分析
遥感目标特性与认知
空天连感行业协同创新
遥感产业运营与模式创新
遥感与新兴技术融合应用
拟定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孙显,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多模态遥感智能基础模型技术进展与应用实践
贺广均,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面向空间信息融合服务的遥感智能体
许敏强,合肥讯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火眼”遥感多模态大模型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探索
王建社,合肥讯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电磁感知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张伟锋,北京理工大学——星上硅基光处理与空间精密测量
待定,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多模态遥感智能基础模型技术进展与应用实践
待定,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SAR目标散射拓扑特性表征与识别应用
专题五、空天智能感知新技术
专题主席:
崔嵬,北京理工大学
议题方向:
空天智能感知载荷技术
空天智能光学观测技术
高性能阵列天线技术
在轨智能处理技术
分布式广域感知技术
多谱段智能融合探测技术
多源复合智能感知技术
感知新机理、新方法、新架构
专题六、太空智能新质防卫技术
专题主席
肖余之,上海霄元创新中心
专题共主席:
高昕,太空安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议题方向:
太空新质防卫体系技术
太空多源探测融合认知技术
太空低成本智能灵巧平台技术
太空新质防卫载荷技术
太空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太空智能集群博弈技术
太空微推进微能源微服务技术
太空数实共生智能演进技术
太空新域防卫前沿交叉技术
太空目标光谱信息获取与反演技术
拟定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高 昕,太空安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地基超大口径光学探测技术及空间应用
党朝辉,西北工业大学——智能学习技术在太空轨道博弈中的应用
赵 勇,国防科技大学——集群航天器轨迹规划与控制研究
迟 楠,复旦大学——无线光子互联通信技术及空间应用
王建立,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天基智慧哨兵概念研究
郝 伟,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空间极暗弱碎片探测系统研究
王鸿飞,中国电科集团电科院——基于人因工程的太空威胁态势描述及威胁序贯预测响应
朱立东,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网络通信面临的干扰分析及应对策略
郑耀辉,山西大学——分布式激光源同频同相技术及空间应用
专题七、空天信息传输与时空基准技术
专题主席
王飞雪,国防科技大学
樊昀,天基综合信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专题共主席:
孙广富,国防科技大学
汪春霆,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议题方向:
天基信息传输
时空基准与服务
天基信息网络安全
深空地月通信导航
光钟、光测量与光传输
拟定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唐小妹,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巨星座网络安全技术进展
胡小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星间链路在北斗三号高性能基本服务中的应用与贡献
陈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低轨导航增强信号体制设计与信号质量控制技术
潘申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赵齐乐,武汉大学——卫星精密定轨与天地一体化导航增强服务
朱立东,电子科技大学——空天网络安全通信技术现状与展望
孟维晓,哈尔滨工业大学——支撑智能社会的移动通信技术创新与发展
侯锡云,南京大学——平动点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应用
安向东,东南大学——AI增强的多源融合理论与方法
王勇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6G+卫星通信重构全球智能网络生态
王延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范广腾,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智能卫星和多功能一体化发展趋势
刘志慧,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LEO卫星网络中MEC服务管理与任务迁移优化方法
贾 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李建国,北京理工大学
专题八、新质新域空间技术
专题主席:
耿海,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专题共主席:
王伟宗,
崔玉福,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议题方向:
极低轨航天器平台技术
空间动力新技术
极低轨稀薄气体动力学
环境模型构建
拟定邀请报告人:(更新中)
孙安邦,西安交通大学
刘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贺建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张大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何艳超,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李立毅,哈尔滨工业大学
孔令高,南京大学
蒲彦旭,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张宇,国防科技大学
贺碧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徐昆,香港科技大学
李赏,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
王成飞,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季倩倩,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李毅,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张保平,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马天驹,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议题方向
征文方向:
1. 复杂异构星座网络技术
2. 空间微波通信与频谱感知
3. 空天系统快速设计与智能控制
4. 智能化空天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
5. 空天智能感知新技术
6. 太空智能新质防卫技术
7. 空天信息传输与时空基准技术
8. 新质新域空间技术
投稿指南
征文方向: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sp2025.html
SPIE全文格式要求1.doc
SPIE全文格式要求2.docx
详细信息请查阅:https://spie.org/conferences-and-exhibitions/event-resources/manuscript-guidelines-and-policies
1. 复杂异构星座网络技术
2. 空间微波通信与频谱感知
3. 空天系统快速设计与智能控制
4. 智能化空天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
5. 空天智能感知新技术
6. 太空智能新质防卫技术
7. 空天信息传输与时空基准技术
8. 新质新域空间技术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sp2025.html
截稿日期:2025年10月10日(最后一轮)
投稿要求:
请作者按下述要求提交稿件和保密审查证明,审稿结果最晚于截稿后两周内发到通讯作者邮箱,请作者按录用通知的要求注册会议。
a.如需发表到SPIE会议文集(英文,EI收录):请在投稿时提交400-500字的中文长摘要,收到录用通知后请按要求将英文全文上传到SPIE网站;
c.仅交流,不发表:请在投稿时提交400-500字的中文长摘要,并在主要投稿期刊处选择“仅交流,不发表”。
稿件摘要模板:
Abstract Template.doc

英文稿件全文模板:


详细信息请查阅:https://spie.org/conferences-and-exhibitions/event-resources/manuscript-guidelines-and-policies
保密承诺书:
会议论文保密承诺.doc
模板:
海报模板(中文)--80cmx80cm.pptx

支持期刊:
《PhotoniX》期刊(SCI)、《红外与激光工程》(EI)、《电子与信息学报》(EI)、《Space: Science&Technology》、《兵工学报》(EI)、SPIE会议文集 (EI)、《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文核心)、《航天器工程》(中文核心)、《航天控制》(中文核心)、《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中文核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数据采集与处理》(中文核心)、《现代防御技术》(中文核心)、《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中文核心)、《真空与低温》(科技核心)、《火箭推进》(科技核心)、《宇航总体技术》。
会议专刊:
《电子与信息学报》合作推出“未来空间与技术”专刊。《电子与信息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文领军期刊”及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期刊计算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5)T1类。目前已被ESCI、EI Compendex、Scopus、中信所核心、CSCD、北大核心等国际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本专刊旨在收集本次优秀会议论文的扩展版本,通过期刊外审评议的推荐稿件将最终正式刊出在学报,欢迎各位老师投稿。
报告人准备:
报告语言:中文
ppt比例:待定。
所有报告人应在预定演讲前至少15分钟到达相应的会议室,并将ppt拷贝到组委会的电脑上进行演示。
所有报告人应在预定演讲前至少15分钟到达相应的会议室,并将ppt拷贝到组委会的电脑上进行演示。
海报准备:
请作者自行打印海报,在报到时交给注册台会务人员,并在规定的海报交流时段站在海报旁回答问题,同与会者进一步讨论自己的研究成果。
口头报告作者也可以张贴海报。
推荐海报尺寸:0.8m(宽)*0.8m(高)
张贴时间:待定
张贴时间:待定

论文出版
会议日程
会议注册
报名链接: 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sp2025_cn.html
参会费3260元/人,学生优惠为2260元/人(不含在职学生),2025年10月1日前缴费优惠为3060元/人。学生提前缴费优惠为2060元/人。加上会员价格
① 优选在线支付: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付款(可关联发票信息,票务快捷)
② 汇款转账:汇款时请务必注明“SP+姓名”,以便核对。
付款方式:
1.汇款转账
开户名称: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银行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2.在线支付
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在线完成支付。
3.会议注册费退款
注册费会前2周(14天)可退全款,超过2周时间因产生会议成本将不再支持退款。
4.会议注册费发票
会议注册费发票将在会前两周和会后一周集中处理。
企业赞助
下载文件
同期活动
交通住宿
会议地点:兰州宁卧庄宾馆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20号
交通指南:酒店距兰州中川国际机场70公里,有机场大巴,车程一个小时左右。
交通指南:酒店距兰州中川国际机场70公里,有机场大巴,车程一个小时左右。
组委会不统一安排住宿,请自行联系酒店,该酒店订房请联系:高经理,邮箱:353238897@qq.com,需备注光学会会议住房+姓名、多少钱房间+单间还是标间,
联系我们
往届回顾
第一届未来空间技术大会
第二届未来空间技术大会
第三届未来空间科学与技术大会
https://b2b.csoe.org.cn/meeting/SP2022.html
第四届未来空间科学与技术大会
https://b2b.csoe.org.cn/meeting/SP2024.html
第四届未来空间科学与技术大会
https://b2b.csoe.org.cn/meeting/SP2024.html
会员申请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是中国民政部批准的全国性一级学会。学会以学术交流、工业展览、技术评估、项目转化、教育培训、融资对接、印刷出版、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搭建产学研大平台,以培养助推光学工程年轻领军人才。学会官网:www.csoe.org.cn
会员申请流程:
1. 点击链接https://b2b.csoe.org.cn/member/invite.php?user=sonik注册会员采集系统,点击“会员申请”,填写个人信息,“入会渠道”这一栏选择“未来空间”,组委会将协助跟进后续审核等具体事宜;
1. 点击链接https://b2b.csoe.org.cn/member/invite.php?user=sonik注册会员采集系统,点击“会员申请”,填写个人信息,“入会渠道”这一栏选择“未来空间”,组委会将协助跟进后续审核等具体事宜;
2. 会员部审查通过后将邮件通知申请人缴费;
3. 会员部确认收到会费后,请申请人在线申请发票,下载电子会员证。
3. 会员部确认收到会费后,请申请人在线申请发票,下载电子会员证。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