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niX 2023年度高下载 TOP10

   2024-03-04 2710
核心提示:PhotoniX 2023年度高下载 TOP10

TOP1

Adaptive optical quantitative phase imaging based on annular illumination Fourier ptychographic microscopy

自适应光学定量相位成像——基于环形照明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的实现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作者

束业峰,孙佳嵩,刘家明,范瑶,周宁,叶燃,郑国安*,陈钱*,左超*

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

文献检索

PhotoniX 3, 24 (2022). 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2-00071-3

概述

定量相位成像是一种针对透明样品的无标记成像方法,无需荧光染色就可以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观测。南京理工大学陈钱、左超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郑国安教授团队在 PhotoniX 上发表封面论文“Adaptive optical quantitative phase imaging based on annular illumination Fourier ptychographic microscopy”。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光学定量相位成像(AO-QPI)方法,首次在动态成像中引入了自适应的像差校正,对未染色HeLa细胞实现了长达51小时的稳定高质量成像,其间始终保持了衍射受限的成像分辨率。该方法不需要在成像系统中引入额外自适应光学硬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图1.自适应光学定量相位成像算法流程图。

图2.对相位分辨率板成像。(a) 无像差校正成像结果;(b) 基于传统方法EPRY成像结果(使用121幅光强图);(c) 基于AO-QPI方法成像结果(使用6幅光强图)。

图3.对HeLa活细胞51小时长时间成像结果。(a) 第0小时和第51小时全视场相位成像结果;(a1)-(a5) 51小时内不同时刻细胞相位和成像像差的重构结果;(b1)-(b6) 单个HeLa细胞经过三次有丝分裂的过程。 

TOP2

Enhancing image resolution of confocal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ith deep learning

利用深度学习提高共聚焦显微的空间分辨率实现超分辨成像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作者

黄博懿,李佳,姚博文,杨志刚,林彦民,张佳*,严伟*,屈军乐*

单位

深圳大学,香港大学

文献检索

PhotoniX 4, 2(2023).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2-00077-x

概述

光学超分辨成像能突破衍射极限,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常规荧光超分辨显微成像受限于特殊的荧光探针、复杂的光学系统、较长的图像采集和处理时间,以及成像过程中光漂白和光毒性等,阻碍了其在活细胞和活体成像中的应用。为克服这些缺陷,本文提出在共聚焦显微中利用深度学习提高图像分辨率,实现超分辨成像。设计了一个双通道注意力网络,通过学习空域和频域中的信息表示将不同的生物结构以及微丝和微管的双色共聚焦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从~230 nm 提高到~110 nm,并最终实现了活细胞微管的动态超分辨成像。由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普通共聚焦显微系统上就可以实现,对成像系统和荧光探针没有特殊要求,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网络结构。(a) 生成器的网络结构;(b) 鉴别器的网络结构。

图2.活细胞微管的动态共聚成像和超分辨成像。(a) 微管的动态共聚成像;(b) 基于深度学习的动态超分辨成像;(c)和(d)为局部放大图。

TOP3

Multi-focus light-field microscopy for high-speed large-volume imaging

多焦点光场显微成像技术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作者

张亿,王昱灵,王鸣瑞,郭钰铎,李欣阳,陈一帆,卢志,吴嘉敏*,季向阳*,戴琼海*

单位

清华大学

文献检索

PhotoniX 3, 30(2022).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2-00076-y

概述

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自动化系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多焦点同步采集的球差辅助扫描光场成像方法(Spherical-Aberration-assisted scanning LFM, SAsLFM)。在先前提出的扫描光场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折射率不匹配引入球差相位调制,对不同子孔径分量焦点的空间位置进行再分配,从而实现同步多焦点体数据采集。通过相空间分块融合的重建算法,可以从SAsLFM采集所得的高维光场数据中抽离出不同深度的高分辨信息并进行匹配融合,以此还原大尺度高分辨的三维体信息。定量实验证明:在不需要额外硬件辅助的情况下,SAsLFM可以将成像体的高分辨轴向范围扩展3倍。同时,文章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实验展示了SAsLFM的成像性能:包括对300μm厚的活体小鼠脑进行高信噪比钙信号提取,以22Hz的体成像速率在2000×2000×500μm3的视野范围内对自由移动水母进行动态追踪等等。进一步的,该研究还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将重建速度提升3个数量级,实现了大通量三维信息实时可视化。

图1.SAsLFM原理。(a)  SAsLFM示意图。(扫描周期为3×3)。与每个微透镜中心有相同相对位置的像素被重新排列在一起,形成子孔径分量。 (b) 子孔径光路编码示意。不同子孔径的光线在入水时改变了它们原来的方向,最终聚焦在不同的深度。经过球差调制后,子孔径点扩散函数(point-spread-function, PSF)的强度分布发生了变化。(c) 重新排列的SAsLFM图像的子孔径分量根据对应的子孔径位置被分为几组。同一组内的分量包含从特定深度范围内获得的高分辨率内容。通过相空间重建算法可以充分恢复子孔径数据中包含的高分辨率三维信息。

图2.位于不同深度的USAF-1951分辨率板的重建结果。(a-b) 用sLFM和SAsLFM获得的USAF-1951分辨率板的重建结果的比较。SAsLFM的高分辨率范围在焦面一侧有明显的延伸。(c) a和b中的方框标记的放大视图。SAsLFM能够重建远离焦面的信息。(d) 在不同的轴向位置,sLFM和SAsLFM的分辨率曲线。在大约1mm的大轴向范围内,SAsLFM比传统的sLFM保留了更多的细节。比例尺:50μm。

3. (a) 水母水螅体三维重建结果。(b) 自由活动的水母水螅体在不同时刻的强度投影。(c) SAsLFM实现了对8个触手三维运动跟踪,不同点代表了每个触手在不同时间段的空间位置。

TOP4

Continuous optical zoom microscope with extended depth of field and 3D reconstruction

景深扩展和三维重构的连续光学变焦显微镜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作者

刘超,江钊,王鑫,郑奕,郑义微*,王琼华*

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文献检索

PhotoniX 3, 20(2022).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2-00066-0

概述

显微镜被誉为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钥匙。自显微镜诞生以来,放大倍率一直是衡量显微镜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广泛使用的显微物镜均依靠更换镜头的方式实现倍率切换,倍率切换后,需重新调整待测样本位置,大大限制了显微观测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实时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琼华教授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液体透镜的连续光学变焦显微镜,可通过电压调制液体透镜焦距实现显微倍率的连续变化。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形状聚焦和图像融合算法,并利用液体透镜调节显微镜轴向聚焦位置,获得样本不同深度的图像,进而实现样本的景深扩展和三维重建。该显微镜具有无机械移动、响应快速、功耗低等优点,有望应用于病理诊断、生物检测等领域。

图1.连续光学变焦显微镜样机及成像结果。(a)连续光学变焦显微镜样机;(b)10-60倍连续光学变焦成像结果。

图2.连续光学变焦显微镜景深扩展及三维重建结果。(a) 10倍下不同深度的水棉图像的景深扩展和三维重建结果;(b)60倍下不同深度的水棉图像的景深扩展和三维重建结果。

TOP5

Directly and instantly seeing through random diffusers by self-imaging in scattering speckles

透过散射介质实时成像与重建质量再提升


作者

刘杰涛,甘巧强*,杨文宏

单位

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文献检索

PhotoniX4, 1(2023).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2-00080-2

概述

经典方法如波前调制技术、传输矩阵方法易受干扰、过程复杂、精度要求高,算法较复杂。结合深度学习的方法需海量训练、计算数据庞大、物理联系欠缺。借助于相位恢复算法,散斑自相关成像可从散斑中重建恢复目标,因其实验仪器简单、单帧、无损、易操作等特性而备受关注,自2014年提出后发展迅速。然而,受迭代相位恢复算法影响,自相关成像重建的结果可靠性低、随机性高。算法对随机输入、复杂预处理和迭代多参数高度敏感,重建结果具有显著随机性,且存在目标空间取向和位置信息丢失、动态实时成像困难等显著问题。

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刘杰涛研究员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甘巧强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散斑自成像方法,首次在散斑成像中提出新模型新观点,对散射介质后目标实现了稳定高质量实时动态宽谱成像,同时保持了目标的空间取向和位置等信息。该方法无需计算迭代、无需复杂系统及校准、无需先验信息,在散射相关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在研究发现基础上,对传统计算重建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显著重建质量改善与分辨率提升。

图1.透过散射介质多目标实时成像。

图2.透过散射介质散斑相关计算成像重建方法对比。第1行:传统散斑自相关方法;第2行: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第3行:散斑细节与重建质量提升效果。(g/h)蓝色曲线结果对应传统方法图(b/c)中蓝色中心线,红色曲线结果对应改进型方法图(e/f)中红色中心线。相较于传统方法,改进方法得到的结果,分辨率提升显著,细节体现明显。

TOP6

Manipulating light transmission and absorption via an achromatic reflectionless metasurface

消色差无反射超构表面对光的透射与吸收特性的自由调控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作者

郑晓颖,林婧*,王卓,周昊阳,何琼*,周磊*

单位

复旦大学

文献检索

PhotoniX 4, 3 (2023). 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2-00078-w

概述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周磊教授团队从耦合模理论出发,建立起了能够描述双通道双模式耦合光子共振体系的理论方法,并结合数值模拟与光波段实验验证了该理论对于体系的响应预测与谱线设计能力,最终在特定条件下(Kerker条件)实现了超宽频带消色差无反射的超构表面器件,并在一定带宽范围内实现了光在透射通道和吸收通道之间的能量自由切换。

图1.双通道双模式光子共振体系的耦合相图。

图2.消色差无反射超表面的实验验证及仿真真实结构的通道间能量调控效果。

TOP7

Realization of high aspect ratio metalenses by facile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using water-soluble stamps 

便捷加工厘米级超表面透镜——基于水溶性模具的纳米压印技术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作者

Hojung Choi, Joohoon Kim, Wonjoong Kim, Junhwa Seong, Chanwoong Park, Minseok Choi, Nakhyun Kim, Jisung Ha, Cheng-Wei Qiu, Junsuk Rho* & Heon Lee*

单位

韩国首尔大学,浦项科技大学

文献检索

PhotoniX 4, 18(2023).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3-00096-2

概述

有别于电子束光刻,纳米压印兼具低成本、高产量和高分辨率的优势[3]。顾名思义,纳米压印通过机械“压印”的方式将主模板的图形转移到另一媒介上,如同印章过程。然而,纳米压印用于超表面加工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超表面通常由折射率较高的材料构成,如TiO2,Si,金属等等。而纳米压印的材料一般折射率较低,例如PDMS。因此,压印完成后通常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包括沉积高折射率材料以及蚀刻垂直结构。在此过程中,额外的加工缺陷不可避免被引入,从而破化超表面的光学性能。其次,超表面结构单元常要求高深宽比,例如超表面透镜。因此,在纳米压印的剥离工序中,需避免剪切力对高深比结构的损坏。

韩国首尔大学与浦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无需二次加工,实现高质量厘米级高深宽比超表面的纳米压印技术,为上述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图1.基于PVA水溶性模具的纳米压印技术。

图2.纳米压印加工的厘米级超表面透镜。

TOP8

Intelligent optoelectronic processor for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spectrum measurement

光电神经网络:破解涡旋光高速测量难题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作者

王豪,战子钰,胡福泰,孟鸢,刘泽起,付星*,柳强*

单位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子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献检索

PhotoniX 4, 9(2023).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2-00079-9

概述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先进激光技术团队利用一种光电混合神经网络结构,成功实现了单发(single-shot)测量光束的轨道角动量(OAM)谱信息,无需干涉和重复测量,既能方便地拓展至大测量范围,又能准确地测量非常复杂的谱分布(如随机权重等)。理想情况下,系统的大部分运算处理均为光速执行,充分利用了光子神经网络(ONN)的速度快、能耗低等优点。同时,文章基于此场景,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光电混合神经网络的模型可视化方法,从光束的OAM视角出发,巧妙地实现了光学神经元、电学神经元的关联协同工作。该可视化方法能够进一步地减少测量的横截面像素范围,并可以拓展至其他光学或机器学习任务。


图1.POAMS系统结构。

图2.模型测试结果。(a)单模OAM谱测量结果;(b)叠加模OAM谱测量结果;(c)不同模式测试集下的R2系数;(d)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下的泛化性受模型蒸馏超参T的影响;(e)(f)拓展模型至测量复OAM谱的结果示例。

图3.模型可视化。(a)卷积神经网络和光电混合神经网络的结构对比;(b)每一层光学调制神经元后的复数特征信息;(c)模型可视化方法中的特征图计算方法;(d)可视化得到的特征图随训练逐渐趋于稳定。

TOP9

MXene sensors based on optical and electrical sensing signals: from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sensing to emerging intelligent and bionic devices

MXene传感器研究进展—从传统的生物、化学、物理传感器到智能、仿生设备的应用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作者

吴雷明*,袁茜茜,唐宇轩,S. Wageh, Omar A. Al?Hartomy, Abdullah G. Al?Sehemi,杨军*,项元江*,张晗*,秦玉文*

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文献检索

PhotoniX 4, 15(2023).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3-00091-7

概述

广东工业大学秦玉文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合作单位对MXene材料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综述。总结了MXene材料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应变传感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等9大类常见传感器中的应用。此外,除了在常规领域的应用外,本综述还总结了MXene传感器在仿生机器人、神经网络编码、人工耳蜗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应用。

图1.MXene材料的传感应用领域示意图—从生物、化学、物理检测到智能仿生设备。

TOP10

CsPbBr3/graphene nanowall artificial optoelectronic synapses for controllable perceptual learning

CsPbBr3/石墨烯纳米墙人工光电突触的可控感知学习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作者

李润泽,董毅博,钱峰松,解意洋,陈希*,张启明,岳增记*,顾敏*

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献检索

PhotoniX 4, 4(2023).https://doi.org/10.1186/s43074-023-00082-8

概述

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顾敏院士团队和北京工业大学光电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解意洋教授团队合作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石墨烯纳米墙(GNWs)和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的异质结型光电突触。采用CsPbBr3量子点作为光吸收层,GNWs作为半导体传输层,CsPbBr3和GNWs形成异质结构。异质结构的内建电场可以有效的分离光生载流子,结合GNWs中的天然缺陷限制载流子转移,可以大幅延长载流子寿命,从而使器件具有较长的记忆时间和显著的光电流响应,基于该器件成功模拟了突触的多种关键特性,包括双脉冲异化(PPF)、长短程记忆等。感知学习是人脑通过学习来提升感知能力的过程。感知能力的提升,可以让我们分辨出声音、图像、嗅觉、味道、触觉里更加细微的变化。团队基于该器件模拟了人类视觉感知并识别手写数字的过程,结果显示在学习、遗忘、再学习的过程中,人脑对于手写数字的学习速度会逐渐加快、记忆时间也会延长,重新学习先前记忆的丢失信息通常需要较短的时间。该研究为未来人工智能系统实现更智能的多维度的感知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1.石墨烯纳米壁(GNWs)和钙钛矿量子点异质结型光电突触器件示意图。

图2.学习-遗忘-再学习-再遗忘的过程中预测准确率的变化。


关于PhotoniX

  • PhotoniX 属同行评议、开放获取(OA)高影响力国际期刊。是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刊,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西湖大学共同主办,由Springer Nature集团出版。上海理工大学顾敏院士和西湖大学仇旻教授担任期刊主编,庄松林院士担任期刊名誉主编。期刊拥有强大的国际编委和编辑团队。PhotoniX 主要报道国内外光学与光子学技术与信息、能源、材料、生命、精密制造、纳米、光电子器件、微纳米电子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带来的颠覆性科研成果和最新的工程应用进展。以展现具有前沿性、多学科交叉和衍生性特点的技术为核心,成为推动国际前沿“使能技术”的平台。

  • PhotoniX 已被SCI、EI、SCOPUS、DOAJ、ProQuest、CNKI、INSPEC、Dimensions等10多个数据库收录。2022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19.818,位列Q1区。同时进入《2022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位列物理与天体物理大类和光学小类双一区,为Top期刊。中国科协首次颁布“光学工程和光学领域高质量期刊目录”PhotoniX 位列T1级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PhotoniX最新动态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邮箱:wanghaiming@csoe.org.cn


公众号投稿请联系:wanghaiming@csoe.org.cn

商务合作/文章转载请联系:022-59013419

欢迎投稿!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PhotoniX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信息
点击排行